JUELUO·車訊
在汽車行業流行一句話:“你無法用99%的零部件造車”。然而就在當下,國內很多汽車企業都對“1%”苦等不得!
那么,1%都來自于哪里呢?目前,博世、大陸、采埃孚等主要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均在上海設立了公司,此外,科博達、華域、保隆科技等國內零部件巨頭在上海也有相關布局。是的,只有把這些零部件組裝在一起,一輛輛新車才能100%的落地。
掐指一算,上汽集團、一汽集團、特斯拉、華晨寶馬、蔚來、長城汽車均向外界宣布過停產、停工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個別車企因受疫情影響而停工減產的時間已經一月有余。而往后的一段時間里,似乎仍會有很多汽車企業都要面對大幅減產的壓力。
事實上,對于那些供應鏈體系完備,早有物資儲備,具備一定風險應對能力的車企,可能受到的損失會減少一些。諸多核心零部件可以自產自供,尤其在三電方面能夠做到自足自給,眼前就有這樣的汽車企業,比如說比亞迪。
但是,這種特例并沒有顧及到其他一些分量很重的汽車品牌,比如說上汽和一汽,以及那些急需要上海、長春、江蘇等地的零配件供應商的車企。據了解,僅吉林市和長春市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就達到了數百家,而上海、吉林是國內兩個主要的汽車產銷重鎮,兩地汽車主機廠和零部件公司的停擺,對全國汽車產業鏈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作為主要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4月14日,博世品牌應疫情管控要求,公司位于吉林一家汽車零部件工廠已暫停生產,同時位于上海的一家汽車零部件工廠也采用了閉環運營模式。
如前所述,一輛汽車由沖壓開始,到焊裝、涂裝、總裝,所集成的數萬個零部件缺一不可。從一級供應商到上游所有供應商,其中缺少一環都會導致生產的停滯。準確地說,流水線上的任意一道工序,都需要大量零部件的支持。
截至目前,分布在江浙滬的零部件供應商已經有部分企業“封閉生產”,但是在供應方式上,仍然會受到物流停擺的影響。有業內人士表示,這種封閉生產,基本等同于停產。而零配件生產企業同樣需要上游供應商的支持,如果上游供應商因疫情等因素處于停產、減產的狀態,那么零配件供應商根本上仍然無法滿足汽車企業實現量產的需求。
不可否認的是,汽車品牌若想在市場上取得成績,一方面靠“質”,另一方面靠“量”,眼下,因零部件短缺無法實現“質”,又因停產而限制了“量”,對于車企而言,它們的生存質量必然會受到巨大的打擊。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上海等地的疫情預計會給國內汽車行業帶來20%的減產損失。他同時也表示,2022年1-3月的汽車增加值增長4%,3月下降1%,疫情下的生產出現了不正常的趨勢。
相關數據統計,3月份,上汽大眾批發新車11萬輛,但零售銷量只有7.8萬輛,上汽通用同樣著受重創,其零售只有7萬輛,跌幅超過40%。此外,一汽-大眾下滑45.8%,一汽紅旗3月產量同比下滑73%,北京奔馳下滑30.7%,華晨寶馬下滑51%······
根據華福證券發布的一份研報顯示,考慮到本輪疫情爆發的長三角、珠三角經濟體量較大,且爆發地區均為汽車產銷大區,疫情對汽車產業生產和消費的影響可能遠超2020年第一季度。此外,寧德時代在國內新能源汽車裝車量占比超過50%,其生產受限將對國內新能源整車生產產生重大沖擊。
隨即到來的消息是:從3月份開始零部件斷供,蔚來汽車宣布停產;如果無法找到動態復工復產的方式,小鵬汽車也要面對延遲交付的壓力。在燃油車市場,曾經的網紅車坦克300(參數|詢價),長城汽車也在第一時間發布了停產的消息。而從4月13日開始,東風日產廣州花都工廠的部分生產線已開始停產。
“因為上海疫情,周邊的物流都無法正常安排,對我們的生產計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東風日產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
根據汽車行業數據預測公司AFS預計,今年全球汽車減產量將攀升至224.98萬輛,其中歐洲汽車減產量約占近一半;北美汽車減產量將增至近四分之一;中國汽車減產量將增至19.72萬輛。
好消息是,截至目前,沈陽市鐵西區已批復50戶華晨寶馬各級供應商復工復產,為華晨寶馬的全面復工提供保障;長春一汽集團位于長春的五大主機廠全部復工,累計返崗復工7438人;而上汽集團于4月18日開始啟動復工復產的壓力測試。
4月19日,在工信部等相關部門和上海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在上海市疾控部門的指導下,上海市汽車產業重新“通電”,包括特斯拉在內的重點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據了解,4月17日、18日,特斯拉8千名員工陸續返廠,電池、電機車間更是在19日早晨就已恢復生產。其中,特斯拉二期整車車間是目前效率最高的一條自動化整車產線?!拔覀儠诮酉聛淼?、4天內進行產能逐步爬坡,到整體單班滿產?!碧厮估壒S生產制造高級總監宋鋼表示。
針對疫情等突發性事件,特斯拉在多地上線了自助提車服務,將傳統的2小時左右交付流程縮短為最快20分鐘的快捷模式。對有需求的車主,特斯拉還在中國的部分區域提供“送車到家”服務,讓車主坐在家里即可收到車輛。另外,特斯拉還推出直播講車、在線遠程問診等空中服務,以保障消費者在疫情期間的購車、售后、充電等全生態需求。
與此同時,上海市經信委近日也發布了《上海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要求,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有序有效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同時印發了重點企業“名單”通知,準許“白名單”上的666家企業在達到防疫要求后可率先復工復產,涉及集成電路、汽車制造、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其中汽車制造占200多家。
雖然沈陽市也經歷了“停工停產”,但是在汽車銷售方面,受到的影響有限。
目前,沈陽地區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旗下多家4S店都擁有充足的車源(個別緊俏車型除外),遼沈地區消費者可以完全在第一時間提到車,買車時不必產生過多的焦慮?!巴9ち耸畮滋煊杏绊懖淮?,之前庫存都備的不少。”日前,沈陽地區某別克汽車4S店相關負責人在與筆者溝通時強調。
“目前沒有停產的消息,僅僅是提車周期延長了,后續還要看上海疫情控制程度,因為多數供應商都在上海那邊?!毙※i汽車沈陽鐵西銷售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4月19日告訴筆者。
其實,部分汽車經銷商因為有庫存“壓低”,因此在銷售方面暫時不會產生較大影響,關鍵是作為源頭的汽車企業能否及時地給予經銷商“接力棒”,以避免交付車輛的延期。
“五月份可能所有的整車廠都要停工停產了。”但愿這只是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的多慮!
“看起來身無分文也沒有關系,實現使命比賺錢更重要?!边@是埃隆·馬斯克的價值觀。對于國內車企而言,它們的使命無非是品牌、品質、服務和技術能力。
即便沒有停工、停產的影響,汽車企業也需要時刻面對市場與消費者的壓力。其中品質夠不夠好、技術是不是強、服務過不過硬,這些都應該是國內車企需要常思常想的課題。
寒冰不會斷流水,枯木還會再逢春。即便錯過了這個春天,但仍然還有更多的一年四季等待著汽車企業的“可持續”!
編輯 | symyan
中國北方汽車新媒體集群常任秘書長單位
遼寧省汽車流通協會 副會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