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如今造車可以說相當容易,各種“買買買”就能造一款車,就在前幾年造車新勢力如雨后春筍般。但是你能相信嗎,新中國的第一批自主品牌的造車之路可以說相當艱辛。今天跟大家聊聊奇瑞的誕生之路。
提起奇瑞,就要從奇瑞的創始之地安徽蕪湖說起。蕪湖人對汽車的熱愛是從建國初期建立的。
新中國剛成立那會兒,蕪湖主要以輕工業業為主,但是沒過幾年蕪湖市的紡織廠倒閉 ,這經濟增長點就沒了,這個怎么辦?省里看蕪湖緊挨長江交通便利,索性把轎車項目放在這里吧。
1958年蕪湖江南汽車修理廠下線了一臺江南牌三輪汽車,這車雖然技術非常不成熟,但在當時卻引起很大轟動。在1959年的五一勞動節上,江南汽車修理廠拿出一臺自主設計的珠江牌轎車,一時風光無量。可惜的是啊,在當時那個特殊的時期,蕪湖汽車工業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一直到1991年洪災之后啊,省里才決定要在蕪湖建一座汽車城,很快從河南洛陽兵工廠來了第一批造車人,在1992年成立一家名叫安徽通寶的汽車制造公司,雖然當時不管是工藝技術還是質量都很落后,通寶一共生產了4000多輛,省里領導一看,誒,有搞頭。在1993年,代號為951工程上馬,此次工程主要是為了吸引本地企業投資,來加快本地汽車產業的推進。這消息一出來,很多企業是蠢蠢欲動,制藥出身的三九集團也想投資造車,苦于當時遲遲申請不到生產資質,三九造車就胎死腹中了。
可是車還得造啊,蕪湖人并沒有知難而退,通過多方關系呢,聯系到一個重量級的人物,原一汽董事長兼總經理的耿昭杰,這耿召也是安徽巢湖人,都是老鄉,造車呢,可以給家鄉做貢獻。所以沒理由不合作。蕪湖市和一汽合作建立一個一汽揚子汽車底盤廠,可是這個一汽揚子業績非常差,技術又很落后,最后一汽宣布退出合作。雖然修建在蕪湖的汽車生產基地被荒廢了,但是卻為奇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過,即便是這樣,蕪湖人也沒有動過放棄的念頭。經過多方研究,蕪湖是確定了拿來主義發展規劃,說直白一點就是缺什么人就挖什么人。而第一個挖來的對象就是尹同躍,當然他也是安徽人。正因為尹同躍的到來,才有了后面的奇瑞。
1996年,尹同躍辭去了自己在一汽的鐵飯碗,坐上了南下安徽的列車。從此,奇瑞的故事開始了。興致勃勃的尹同躍來到蕪湖,發現這件事情并沒有他想象的那么簡單。蕪湖市當時能拿出來的錢并不多,一開始市里邊只批了30萬啟動資金。30萬!別說造車,在1996年也就能買一臺非豪華車。由于缺乏資金,辦公地點呢,就在一個廢棄的磚瓦廠搭建了幾個茅草房。
終于,1997年,大家的辛苦換來了蕪湖人的肯定。經過多方努力,蕪湖市決定包含與農業團隊一起,蕪湖市下屬的五家單位共同投資注冊了一家國有公司安徽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緊接著,7億多的投資資金也劃入了公司賬戶。
后來準備要造車了,總得有個名字吧。后來尹同躍就提議了,叫奇瑞怎么樣,意思是出其不意,帶著瑞氣。就這樣現在家喻戶曉、人盡皆知的奇瑞就這么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