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20歲是一個人最充滿希望的年紀。
借著20周年的契機,北京現代專門在網上舉辦了一場“有沒有那么一首歌”時光金曲演唱會,聽著讓情感升溫的歌曲,不由自主地讓人深思:北京現代在中國20年,現在變成怎么樣了?
說實話,早些年北京現代的許多車型確實讓用戶產生很深的情感,例如索納塔(參數|詢價)、伊蘭特、ix35(參數|詢價)、途勝(參數|詢價)等等,他們甚至在各自的細分市場做到了長期領軍的地位。這對于一個2002年初創并直面強勢的德系、美系、日系合資品牌來說,確實不容易。
(資料圖片)
有個數據可以跟大家分享,當年北京現代僅僅用了63個月就完成了產銷從0到100萬輛的突破,也就是說平均每個月產銷超過1.5萬輛。不僅如此,北京現代在2018年就實現了第1000萬輛下線的門檻。相比一些進入中國市場更久的車企,北京現代的表現實在讓人覺得驚艷。
1、直面挑戰,迎接智能化、電動化時代
回憶歷史總是美好的,車企能夠達到這樣的高度,其產品表現一定脫不開干系。
早年間,北京現代就以Hsmart+技術品牌戰略為核心,推出i-GMP平臺技術和CVVD連續可變氣門持續期技術。不僅僅燃油車,其實現代汽車已經同步開發不同能源的產品,還是全球最早研發應用氫燃料電池車的車企之一。在業內,許多人都對現代汽車技術布局表示贊賞。
在發達國家市場,現代汽車更是占領半壁江山。現代汽車集團在2022年前5個月已經在全球范圍銷售超過39萬輛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超過300萬輛。
如今是智能化、電動化的時代。對于北京現代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車事君了解到2022年北京現代股東雙方聯合增資60億元并且組建全新管理團隊,進一步在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深耕發力。
2、更多新車型將投放, 產品布局發生改變
從官方得到的消息,北京現代計劃在2023年開始投放兩款專屬EV車型,車事君認為這是一個積極的表現。畢竟在新能源車型在中國市場十分吃香。
同時,其它新能源產品也會加快引進,例如造型驚艷的純電車型IONIQ,又如先進氫燃料電池車NEXO等。北京現代也希望基于中國完整的產業鏈結構優勢,建立打造新能源產品生產和出口基地。
車事君認為,北京現代在中國20年,見證了中國汽車發展的歷史,從入門到高端,從汽油到新能源。如今北京現代20歲了,勢必需要更加努力以推動品牌向上的轉變。產品不僅要加快智能化、電動化的推進,而且要把數字化、車聯網技術以及自動駕駛技術進一步普及以吸引更多年輕用戶。
當然,北京現代并不是不知道其中的重要性。因此在未來我們將會見到北京現代產品布局會因為中國市場的發展而有較大的改變。以往,中國經濟還在起步,各大品牌所推出的入門的車型相對會多一些,同樣北京現代也是如此。根據消息,北京現代的車型布局相對簡單,投放一款入門轎車滿足剛需用戶,投放一款中級轎車、三款SUV以及一款MPV滿足年輕用戶和家庭群體。
如今的北京現代變得更有沖勁,持續對中國市場加大投入,帶來更多的新產品。如今的北京現代變得更有目標,力爭在2025年實現52萬臺的銷量目標。如今的北京現代變得更堅定,為下一個20年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