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紛紛加碼布局“健康汽車” 車內“聞不到”的危害亟待重視

  • 發表于: 2022-03-24 16:05:08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近年來,消費者對車內健康的關注度逐漸上升,投訴量也呈增長態勢。與此同時,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人們對于車內健康環境的期望更是進一步提升。在消費者的健康訴求驅動下,車企紛紛加碼布局“健康汽車”,車內空氣凈化系統一度成為不少車型升級的重點。然而,僅僅改善車內空氣質量,就能打造出真正的“健康乘用車”嗎?

車內“聞不到”的危害 亟待被重視

汽車逐漸成為人們的“第二生活空間”,然而消費者對于汽車健康層面的認知度卻仍亟待加深。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在選購汽車時,往往更傾向于根據“異味”的輕重來判斷座艙是否健康。實際上,與異味相比,車內的甲醛、苯、甲苯等難以嗅辨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對于健康構成的危害其實更高,然而消費者對此卻不易察覺,以致較少關注提及。雖然新能源用戶對電池輻射和過敏更為關切,但普遍性仍不高。

我們對汽車健康層面的用戶需求特征歸納如下:

第一,汽車健康的核心關注舒適度和健康危害。用戶在狹小的車內空間,最關切的兩個點:是不是有頭暈或者惡心等不良反應,空氣內是不是含有傷害健康的物質。車內異味是消費者投訴排名靠前的質量問題,用戶最容易體驗到氣味,現實中客觀存在氣味難以散去的普遍性問題。

第二,新能源用戶對電池輻射和過敏更為關切。用戶甚至會擔心手機輻射的危害,必然會擔心電動車對人造成的影響。盡管汽車正常使用,輻射在一個合格值內不會對人體傷害,國家已經有標準出臺。調研數據顯示,接近50%的新能源汽車用戶均擔心電磁輻射問題,明顯高出傳統燃油車。此外,新能源用戶更關心過敏原健康問題。

第三,用戶不太關注車內氣味的具體特征表現。前面提到用戶關注車內氣味帶來的舒適度情況,如:頭暈、惡心。但用戶對氣味的種類及特點(皮革味、橡膠味等)不太關注,對車內氣味濃度對人體嗅覺舒適度,以及氣味的強度關注程度也不高。簡單說,沒有氣味就是最好的結果,什么類型、濃度的氣味都不好。因此,也有部分用戶建議增加凈化器來消除空氣污染。

第四,原材料杜絕車內健康問題是用戶的期望。用戶建議保證材料的健康質量,車內裝飾盡量用天然材料,因為材料是揮發的根本源頭。環保材料實現車內無味、無害的訴求。

據統計,中國有超過4億的駕駛員,這個龐大的群體中的大多數人,每年平均花在駕駛上的時間多達300個小時。車內健康已成為不可忽視的民生問題,甚至關系到全面小康戰略的實現。圍繞車內環境健康問題,權威、專業、公正的相關技術測評結果,將有利于引導消費者在購車時做出更加理性的判斷,免于健康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