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的第一個A級車展,一切似乎恢復到三年前那樣,但一切又大不相同了。
首個媒體日共計接待12000余名中外記者競相采訪報道,兩天媒體日共舉辦151場新聞發布會,那些相隔兩岸的信息與面孔終于闖過大洋關卡,我們看到了一個國際化都市本該有的模樣。
(相關資料圖)
上海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擁抱汽車行業新時代,但只有在這條產業鏈上的若干人等才知道,我們等來的這個「新」有多大不同。
我們提出頻次最多的問題是,你要如何擁抱「汽車行業新時代」?
有人的答案是智能化,有人認為能源才是未來,有人堅持駕駛的本質,有人用更新的技術手段抓住我們的眼球。
這一千個哈姆雷特,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如同數萬道繽紛的光,從異處來,卻通往同一處未來。
以下是北京現代副總經理 戚曉暉的精彩訪談:
網上車市:請戚總給我們介紹一下今年上海車展北京現代的一個亮點。
戚曉暉:今年上海車展是疫情后首屆大型的國際車展,各個品牌都很重視,這次北京現代跟現代汽車是一個聯合的展臺,我們帶來一款新車,也是我們今年首款重磅新車——MUFASA。這款車是一個緊湊級SUV,專門為了成熟穩重的顧家青年打造,也稱它為輪上的兩室一廳。另外我們這次參展也帶來了N品牌系列的車型,包括伊蘭特N,包括電動車RS這個高性能車,還有很多氫燃料的高性能車。
網上車市:請問北京現代在未來智電時代的側重路線是什么?
戚曉暉:我想大家已經看到,中國市場新能源車正在極速發展。在剛剛過去的3月份,整個電動車市場的份額到了37.2%,可以說是快到半壁江山了。電動車的大潮已經來臨這個是毋庸置疑的。同時隨著中國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化也毋庸置疑的成為了汽車的一個標配。
但是大家也看到,整個中國市場,自主品牌,包括新勢力,也包括傳統自主品牌的新品牌,先期投入到市場,搶占到了市場的份額。合資品牌由于疫情期間信息的隔絕,因為整個產品的研發體系更多的是在海外,這種溝通不便帶來了中國市場的智能化投入的遲緩。這次上海車展,各個品牌分別發布了自己的新能源戰略、新能源產品。對于北京現代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對于電動車來說,把所有品牌都拉倒了同一個起跑線上,沒有明確的品牌界限,更多看的是你的產品力和技術實力。現代汽車在全球有非常強的技術儲備,包括專屬的E-GMP平臺,氫燃料電池車NEXO這款車早都已經實現量產和海外銷售。
在智能駕駛方面,無論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我們都很重視,也走到了合資品牌的先列。可以看到在10萬元的伊蘭特身上,其實早在四五年前就已經配備了L2.5這樣自動駕駛配置。其實是說明了我們智能駕駛技術的一個成熟性、穩定性、可靠性。
在智能網聯這塊,到中國的ICT企業是走的比較領先的。我們很早就跟百度進行了合作,整個智能網聯都是百度智能網聯。我們這次推出的新車是百度智能網聯4.0,通過系統的迭代,能夠看到整個智能網聯非常穩定,不會出現黑屏、識別不精準等。
下一步,我們會根據中國客戶的需求加強在智能座艙這塊的技術配備。海外無論是法規要求還是客戶要求,更注重產品本身的駕駛體驗,智能化更關注安全、穩定性、流暢性。在中國市場的自主品牌,他們更關注智能座艙生態的搭建。
我想由于我們有全球技術研發實力、全球供應鏈、成熟的質量控制體系,可以快速應對當前市場的變化,只要我們認識到了這個問題。
未來,北京現代和現代汽車在中國的電動化產品戰略達成了共識,后續我們會繼續推出智電的產品。
網上車市:最后一個問題,請問戚總如何看待3月的這場價格戰。
戚曉暉:3月份確實是市場硝煙彌漫,各個廠家雞飛狗跳。現在來看,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比較穩定的階段。其實價格戰是必然的,不論在汽車市場還是消費品市場,當市場發展到了一定時期,進入到成熟期的時候,這是不可避免的。用戶需要更優惠的產品,廠家也需要噱頭引起關注。但是價格戰未必是一個真正能夠給消費者帶來好處的一個行為,現在價格戰也過去一個多月時間了,在終端價格戰上,除了一些特殊車型,整體來講沒有新聞里講的高達幾萬、十幾萬、二十幾萬的一個優惠幅度。
因為其實市場價格本身已經到這里了,終端讓利的話也不會讓那么多。客戶會有一個持幣待購的心理,但是持幣待購一段時間以后,會發現其實市場的價格沒有那么大的一個波動。
所以現在我們看到,市場熱度在逐步的恢復。不管是上海車展還是五一車展陸續開幕,我們看到消費者的熱情也逐步上來了。
對于北京現代來講,我們其實不歡迎價格戰但是也不懼怕價格戰。因為其實性價比一直是我們現當前保有的一個優勢。我們可能更多的是關注產品的質量、服務的質量、整個后續對客戶負責的態度,這是我們核心要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