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菲克退出歷史。
7月18日,Stellantis集團官方發布聲明稱,將實施輕資產方法在中國發展Jeep品牌,并與廣汽集團協商終止當地合資企業。
【資料圖】
這次,廣汽集團沒有否認。官方回應稱廣汽菲克近幾年持續虧損,且今年2月以來無法恢復正常生產經營,廣汽集團和Stellantis集團正在協商有序終止合資公司,并將依法依規妥善處理合資公司的相關事宜。
Stellantis集團單方面控股廣汽菲克計劃失敗
實際上,雙方剛開始并非圍繞終止合資公司談判,而是Stellantis集團方面想要單方面控股廣汽菲克,但廣汽集團方面對此并不認可。
2021年9月,就有傳聞廣汽集團有意將廣汽菲克20%的股份轉讓給Stellantis集團,但很快被廣汽菲克否認。
2022年1月1日,外資股比限制放開。1月27日,外方就在官網宣布了將對廣汽菲克的持股比例提升到75%的計劃。Stellantis集團甚至表示,股東雙方已經同意合作完成該交易的相關手續,只欠官方批準。
令人猝不及防的是,當晚廣汽集團就發聲明予以澄清:此發布行為未經我方認可。
3月1日,Stellantis集團首再次單方面提出已決定增持廣汽菲克的股份至75%,目前在等待有關部門審批。廣汽集團方面對此未發表觀點。
現在,雙方終于達成一致,沒有等來關于股比調整的方案,而是直接終止合資公司,一拍兩散。
接下來雙方要處理的就是,關于各自持有的合資公司的50%股權,以及剩余財產的劃分,比如長沙工廠,以及在崗工人的安置、經銷商善后等問題。
起起落落落落落
2015年廣汽菲克Jeep國產化落地。靠著SUV的井噴市場風口和品牌情懷積淀,2017年,廣汽菲克曾創下年銷22萬輛的銷量高點,但此后由于戰略失誤導致銷量逐年下滑。
數據顯示,廣汽菲克2018年-2011 年分別為12.52萬輛、7.39萬輛、4.05萬輛、2.01萬輛,廣汽集團月報進一步披露艱難現狀,今年3月開始,廣汽菲克生產數據就由“-”所代表。
談到廣汽菲克的失敗,內因居多。2018年的燒機油事件是導火索,產品質量問題導致品牌口碑下滑。
更為關鍵的因素是盲目擴張和品牌定位的偏移。作為一個年銷量最高也就20萬輛出頭的汽車廠商,廣汽菲克經銷商一度突破400家;廣汽菲克工廠總產能達32.8萬輛,但產能利用率利用率最高也不過七成。
而Jeep賴以生存的“賣”情懷也并沒有堅持下去。為了迎合市場需求,JEEP將其產品進一步城市化,從指南者(參數|詢價)到自由俠(參數|詢價),再到大指揮官(參數|詢價),一切為城市生活服務的理念,逐步蓋過Jeep與生俱來的越野屬性。
廣汽菲克新任總裁穆安澤曾坦言,Jeep品牌在中國推新產品的節奏上沒能跟上市場的腳步,對Jeep本身所代表的越野核心也有所忽略,導致其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劣勢。
當然,面對日漸愈下的銷量,廣汽菲克并非沒有采取行動。
相反,2020年-2021年一系列的舉措都彰顯了其重整旗鼓的決心:新高管接連登場、股東雙方廣汽集團與Stellantis集團再“輸血”30億扶持、整合進口車與國產車業務回歸“One Jeep”強化越野基因、合并產能降低成本輕資產運營。但遺憾的是并沒有止住Jeep下滑的趨勢。
今年上半年,廣汽菲克累計生產汽車822輛,同比減少89%;累計銷售汽車1861輛,同比減少85%。
Jeep何去何從
關于未來規劃,Stellantis表示,將專注于在中國分銷Jeep品牌的進口汽車,并將增強進口汽車的電氣化陣容。這意味著,Jeep品牌不會退出中國。
從Stellantis集團終止國產車型生產、保留進口車業務也可以看出,其對Jeep進口車型還是抱有期待的。
Jeep憑借多年的品牌積累,在國內依舊擁有不少忠實粉絲。根據經銷商的反饋,目前留下的Jeep經銷商基本上都是盈利的,零售終端進口車輛比國產車庫存充足。
另外關于售后問題,消費者也無需擔憂。國產汽車售后本就是優質資產,對經銷商來說是盈利項目,Jeep車在中國市場銷售多年,保有量不小,零配件也很充足,因此消費者完全不必為售后擔憂。
在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中國作為競爭最充分的市場,Jeep品牌不會輕易放棄。特別是中國市場目前在智能電動化領域正快速發展,Jeep品牌在這一方面可能會有所發力。
前不久,Stellantis亞太區銷售副總裁Bill Hayes對外媒宣稱,Jeep正在制定品牌的電氣化戰略,并計劃將品牌定位提升至豪華品牌。
不過,在當前的中國汽車市場,自主品牌向上、一線豪華品牌下探、合資品牌在新能源的優勢不再,Stellantis集團能否帶領Jeep新生,尚屬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