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關注:缺乏傳承精神,理想ONE停產將進一步帶動國貨“短命潮”?

  • 發表于: 2022-09-19 19:29:31 來源:愛卡汽車網

盡管在這十多年的時間里,自主品牌有了肉眼可見的進步,但相比于合資品牌來說,總覺得差強人意,很多人都說差的是技術??涩F在的國產車在技術上真就比合資車差嗎?車轱轆編輯覺得差的是品牌定力!

如果是拼硬實力,外資品牌的技術儲備的確要比自主品牌更出色。但合資品牌并不能與外資品牌劃等號,國產必閹割的定律在合資車這里早已輕車熟路,綜合體驗甚至還不如國產車。在車轱轆看來,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差距最大的地方還是在傳承上。


【資料圖】

傳承決定品牌力

為什么說國產車很難打造品牌影響力呢?舉個例子,豐田卡羅拉(參數|詢價)從1966年上市至今,五十多年來經歷了十二次換代,并且每次換代都是一次全新的蛻變。日產軒逸(參數|詢價)從1959年上市至今,更是傳承了十四代車型;即便是稍微“年輕”一點的本田雅閣(參數|詢價),也是在1976年就已經上市,總共歷經了十次換代,到今天一共45年。

除了日系品牌外,德系、美系、韓系甚至法系品牌,其主要的銷量來源幾乎都是對經典車型的傳承。反觀自主品牌這邊,只要車型上市賣不出去就直接停產,或者說再重新換個名字、換個外觀,然后繼續上市。

這時有人就會說,自主品牌大多是在改革開放以后才成立的,發展周期短自然不能要求它們能夠像合資車一樣,有著幾十年的傳承。但實際情況卻是,國產車一款車能傳承三代的都少,除了哈弗H6(參數|詢價),你還能想起誰?大部分國產新車都是用Pro、Plus、Max等英文后綴+初始名命名,與上代車型基本毫無瓜葛,諷刺的是,連Pro、PLUS、Max也是模仿他人的成果。

與此同時,自主品牌在對產品的更新迭代上同樣有些操之過急。以前在汽車市場,基本都是三年一小改,五年一換代,甚至部分車型的換代周期更長。但自主品牌往往三年就會對產品進行換代,說好聽點這是為了加強產品競爭力,可實際上就是自主品牌沒有傳承的表現。

難道說,只有對產品進行升級換代才能提升競爭力嗎?在合資車看來,完全就是謬論。本田CR-V(參數|詢價)從2016年上市至今,現在已經到了產品生涯末端,全新一代CR-V也已經上市在即,但現款CR-V的銷量依舊是合資SUV中的銷冠,產品力完全沒有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

如果自主品牌把車型的傳承做好,本該是件一舉多得的好事,可現實是,多生孩子好打架的觀念始終貫徹在自主品牌這邊。

理想ONE(參數|詢價)停產將進一步帶動國貨“短命潮”?

盡管自主品牌在燃油車市場已經無法實現對合資品牌的反超,但令人欣慰的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我們可以自豪的說,已經超過了合資車。自主品牌缺乏傳承精神的毛病在新能源市場依舊沒有改觀。

就比如說理想ONE,作為理想汽車這四年來的頭號功臣,按理說理想汽車會在明年推出第二代理想ONE車型。但是,理想汽車卻在9月份直接將理想ONE停產,取而代之的則是理想L8這樣的全新車型,這無疑是對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開了一個壞頭。

同時,理想ONE的停產,無疑是浪費了理想汽車這四年來積累的口碑,勢必會導致消費者不滿,從而失去信任感。如果想要提升產品力,理想汽車大可直接推出第二代理想ONE車型,而不是讓理想L8成為理想ONE的繼任者。

理想汽車的節奏之所以如此快,背后也反映出了新能源汽車市場內卷嚴重的問題。與燃油車拼三大件不同,新能源汽車除了比拼續航、充電時間外,智能化和硬件設備更是各品牌之間角逐的主戰場。

新能源汽車就如同智能手機一樣,幾乎每月都在不斷更新,可以預見的是,未來自主新能源品牌這邊,還會出現更多理想ONE和理想L8這樣的例子。

寫在最后:

對于自主品牌的進步,相信大家和車轱轆一樣,都看在眼里。但沒有傳承精神這一點,也是幾乎是所有自主品牌的老毛病,即便在新能源市場也是如此?;蛟S只有等到,我們自主品牌開始重視傳承的那一刻,才會真正走向世界,與國外汽車豪強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