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快看:中國出口躍居第二,在國內“供不應求”的比亞迪,在海外能行嗎?

  • 發表于: 2022-10-24 05:27:43 來源:愛卡汽車網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在9月份,我國汽車出口量為30.1萬輛,同比增長73.9%。這是繼8月之后,中國汽車單月出口量再次突破30萬輛。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數據,今年1-8月,我國汽車出口累計達191萬輛, 已經超過德國躍居全球第二,僅次于日本。

在疫情肆虐、歐洲能源危機和供應鏈不穩定的情況下,中國汽車品牌逆勢上揚,紛紛走出國門。而作為國內最耀眼的自主品牌——比亞迪,同樣表現不凡,9月份新能源乘用車出口環比增長率超 50%。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雖然在國內市場,仍然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但在國際上,比亞迪在海外市場的布局上也動作頻頻,與多國的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到底比亞迪的全球“野心”有多大?走出國門后的比亞迪能行嗎?今天咱們一起來聊一聊。

其實早在1998年,比亞迪就在荷蘭設立第一家歐洲分公司,也一直在推進海外戰略的相關事宜,只不過當時的比亞迪,還沒有像現在這樣引人注目。

今年以來,比亞迪更是加快了出海的節奏。2月份,ATTO3(國內元PLUS)成為比亞迪首款戰略出海的全球乘用車型,登陸了澳大利亞市場,這標志著比亞迪進軍海外市場正式拉開了序幕。

緊接著3月23日,比亞迪和殼牌集團成功簽署了全球戰略合作協議以及股權合作協議,并且宣布向歐洲境內開放約30萬個殼牌充電樁使用權,用來優化歐洲用戶的日常補能體驗。

7月份,比亞迪宣布正式進入日本乘用車市場,將從 2023 年 1 月開始,率先投放SEAL、DOLPHIN、ATTO 3三款車型,分別對應國內的海豹、海豚以及元PLUS。

這對于國產品牌的發展來說有著里程碑意義,日本雖然有豐田、本田、日產這樣的傳統車企巨頭,但對于比亞迪的到來,這些車企勢必也會感受到不小的壓力。畢竟在新能源領域,這些日系巨頭,至今尚未推出一款具有競爭力的純電車型。

而繼去年進軍挪威之后,今年9月底比亞迪又正式面向歐洲市場推出漢、唐及ATTO3(元PLUS)三款車型。隨后,這三款車型亮相巴黎車展,向歐洲市場展示中國品牌的全新實力。比亞迪還將在荷蘭、德國、瑞典與丹麥四國開啟新車交付,進一步打開歐洲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這三款進軍歐洲市場的車型,其官方預售價均高于國內價格。其中,元PLUS的德國預售價為3.8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6.47萬元),漢和唐的德國預售價為7.2萬歐元(約合人民幣50.15萬元),要比國內售價高出一倍。顯然,比亞迪的海外戰略,不再是走“以價換量”的路線,而是去跟BBA等一線豪華品牌爭奪高端市場。

前不久,德國汽車租賃公司 Sixt 還跟比亞迪簽署了合作協議,承諾在未來六年內從比亞迪購買至少 10 萬輛電動汽車,投放到德國高端汽車租賃市場。要知道,這是中國車企在歐洲獲得的最大一筆訂單,也是中國新能源產品被國際認可的直接體現。

除此以外,比亞迪先后在東南亞、拉美等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實現“登陸”,新能源足跡已遍布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個城市,海外布局進一步深入。

小結

在燃油車時代,起步較晚的中國品牌,難以在發動機、變速箱等領域超越海外品牌,因此往往在技術上被“卡脖子”,無法在國際市場上與海外車企同臺較量。

但在新能源汽車時代,國內擁有完整的產業供應鏈,而且在互聯網思維的加持下,產品競爭力持續加強,這也讓國產品牌看到了超越海外車企的希望。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領頭羊,比亞迪的技術一直被國人認可和推崇,因此也被寄予很高的期望。

當然,依靠深厚的技術底蘊,以及長期堅持正確的方向,比亞迪完全有這樣的潛力和實力,成為中國汽車工業在新能源時代崛起的領軍者。未來的比亞迪,能否在海外市場有所作為,為國爭光呢?值得期待!歡迎關注“車域無疆”,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對比亞迪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