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看點!賠償700萬、凍結7652萬,威馬再度成“危馬”!

  • 發表于: 2022-12-29 10:37:30 來源:愛卡汽車網

時至年終,在2022年一直“低調行事”的威馬汽車,還是沒能逃過生存危機的旋渦。這個旋渦經過時間的沉淀,早已是四面埋伏,危機重重,讓威馬汽車在當下顯得有些狼狽。

首先自然是經濟上遭受大損失。


【資料圖】

日前,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已對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威馬汽車的知識產權糾紛做出一審判決。根據判決結果,威馬汽車需賠償吉利控股700萬元,包括經濟損失500萬元和為制止侵權的各項花費200萬元。

并且,威馬汽車要停止使用用于EX5車型上的5個汽車零部件圖紙,法院審理后認定,這5個圖紙相關信息均屬于吉利汽車。

威馬與吉利控股的這一案件起源于2018年,吉利控股以“侵害商業秘密”的名義向威馬汽車提起訴訟,訴訟標的額達21億元。

歷經四年,這件國內汽車產業知識產權糾紛訴訟案件終于有了新的進展。目前來看是吉利略勝一籌,威馬需要賠付700萬。不過,該案還沒有最終結案,威馬也表示該案判決尚未生效,威馬已經上訴,且停用圖紙對于公司沒有實質性的影響或影響不大。

是否存在侵權,在定論之前,咱也不好說,但對于威馬表示的影響不大這一點,還是認同的。在判決之前,威馬的部分零件就已經因為產品更新而停用了,即便是剩下的還在使用的零件,歷經四年的時間,替代方案必然也備妥了。可實質性的影響還是有的,不在產品而在品牌,對于品牌聲譽和產品口碑的影響,可不是替換就能挽回的。

不僅如此,威馬近日還被凍結了7652萬。近日,安吉智行物流有限公司與威馬新能源汽車銷售(上海)有限公司、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非訴保全審查裁定書公開,顯示申請人安吉智行物流有限公司請求法院查封、凍結被申請人威馬兩公司價值7652萬元的財產。法院認為,安吉智行物流有限公司的申請符合法律規定,裁定執行。

對此,目前威馬還未給出相關說法。

更早一點的打擊是上市未成,反傳或將被收購。

威馬汽車并非是從今年才開始低調行事,傳其為了上市早已進入了靜默期。但準備許久的上市一直未能成行,傳威馬計劃通過借殼Apollo出行在港股上市,以解決當下遇到的資金問題。對此,威馬回應,“對于市場傳聞不予置評,請關注公司官方信息。”

然而,港股上市企業Apollo出行披露的《有關一項潛在收購之內幕消息》的公告顯示,Apollo出行目前擬收購一家從事智能電動車的公司。目標公司的業務涵蓋一系列配備先進技術的智能電動車。潛在收購仍在磋商中,尚未就潛在收購訂立最終協議。

很多人猜測,Apollo將收購的也許就是威馬。但借殼上市和被收購,即便最終的結果是上市,對于威馬來說也是不一樣的。若后者成真,威馬的獨立運行權或將失去。

其次是一直以來的內部虧損嚴重。

根據威馬此前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威馬累計發生虧損136.32億元;其毛利率分析水平進行更為經濟慘淡,近三年銷售毛利率方面始終在-40%以下,相當于每賣一輛車都要虧損至少10萬元。

威馬的資金壓力可想而知。為此,威馬的降薪舉措還曾上過汽車圈熱搜。從今年10月開始,威馬M4及以上級別管理者主動降薪,發放50%基本工資;其他員工發放70%基本工資;公司發薪日從次月8日發放調整為次月25日發放;本年度不再發放額外獎金(第13薪)、留任獎金(第14薪)及年終獎,暫停發放購車補貼。

威馬在上海的門店數量也從原先的20家銳減到12家,其中具備售前售后一體的4S店只剩下5-6家。關店一方面是為了減輕壓力,另一方面傳是因為要裁員。

威馬與經銷商之間的關系也有斷裂,有消息稱,威馬汽車拖欠供應商貨款導致零部件斷供,工廠已經基本停產,導致即將上市的新車M7遲遲未能上市。

其實虧損并非是威馬一家,而是整個造車新勢力的常態,即便是銷量好的蔚小理哪也依然處于賣一輛虧一輛的狀態。但是四面夾擊之下,威馬的情況顯然更差一些。今年前10個月,威馬汽車累計銷量只有2.92萬輛,而哪吒、小鵬前10月累計突破10萬輛,理想、零跑、蔚來則紛紛突破9萬大關。

寒冬臘月里,沒有積雪覆蓋,威馬的一步一步也踏得異常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