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上汽大眾官方公布了其品牌2022年全年銷量,共售出新車1273053臺。較去年相比,銷量總數同比增長7%。與此同時,作為產品大年,上汽大眾不僅推出了多款新車,并且在新能源領域的表現也同樣出彩,取得了78.2%的飛速增長。這份傲人的成績背后,上汽大眾是如何完成自我轉型的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品層出不窮 誰說燃油車的智能化就不行?
在上汽大眾全年127萬臺新車銷量的成績中,傳統燃油車仍然是其品牌的根基。當然,伴隨著如今智能化的興起,上汽大眾也在順應時代的,對自身產品完成著進化。
毫不夸張的說,2022年上汽大眾于燃油車領域的發力極為顯著,分別推出了全新朗逸(參數|詢價)、帕薩特(參數|詢價)、途觀、途昂(參數|詢價)、威然(參數|詢價)以及凌渡L(參數|詢價)等車型。仔細研究過后不難發現,這些我們所熟知的燃油車,都在逐漸將新功能加以了“ID.化”的屬性。全新的車機、全新的交互乃至是更加有“呼吸感”的全新燈語,都可以為新世代的消費者們,呈現出較以往截然不同的風采。
在此基礎上,上汽大眾針對主流的走量車型,還推出了雙前臉的造型(如:帕薩特、朗逸等)。這樣做的好處在于,不同的前臉設計可以迎合到更多的人群。其中傳統的主流前臉版本,可適應于年齡偏大的消費者的審美,而更為運動的前臉,則更能捕獲年輕用戶的芳心。
總體來看,上汽大眾于燃油車領域可謂穩住了“基本盤”,作為絕對的銷量擔當。十余款車型相繼完成了進化,不僅在全年中持續保持有品牌的熱度,同時多元的產品矩陣,也能盡最大限度地滿足于消費者端截然不同的用車需求,從而幫助潛在用戶們,選擇到最適合于自己的車型。
ID.家族喜迎里程碑 上汽大眾開始“發威”
對于當前的中國車市,新能源板塊已然成為了消費者乃至車企們所共同關注的重點。對于上汽大眾這家體量如此之大的合資車企來說,若要成功完成華麗的轉身與轉型,顯然并不是件急于求成的事兒。
正因如此,上汽大眾選擇的是依照于自己合理化的布局,逐步形成產品端乃至生態層面的矩陣。銷量上,ID.純電車型在2022年共售出新車74858臺,并在11月之時,達成令人累計銷量10萬+的“里程碑時刻”。
可以說,銷量節節升高的背后,自離不開上汽大眾對ID.門店乃至生態上的全面擴充。并且,上汽大眾還在2022年開啟了對ID.新能源“店中店”這一新模式的多地推廣。其初衷在于,“店中店”會在現有展廳設計中加入“ID. Zone”的新概念,為新能源車消費者提供高效、專屬的服務。
截至目前,新能源城市展廳ID. Store數量已突破200家,并且ID. Store的快充服務,也在正速建成中,從而為廣大新能源車中提供更優質的補能、充電服務。
寫在最后:
在經過仔細剖析過后可以看到,上汽大眾這艘“大船”正在逐步地完成著掉頭乃至轉身。在這其中,以燃油車為首的基本盤依舊穩固,也仍然是其品牌最為堅實的后盾,十余款新車的聯袂推出,也定會為上汽大眾帶來新一波用戶與銷量增長。而代表著未來的ID.家族,同樣也開始了對生態的建設與深層次新智能化出行的顛覆。展望2023,燃油+純電并行依舊會是上汽大眾的主旋律,并繼續將“以用戶為中心”作為Slogan,進而回饋于廣大消費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