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常態新格局突破產業邊際,九州展與您共融汽車新生態

  • 發表于: 2023-01-18 22:48:32 來源:愛卡汽車網

時間進入2022年,伴隨著世界范圍內的供應鏈轉移與新能源汽車浪潮愈演愈烈,中國乃至全球汽車產業格局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風潮涌起之下,5G基建、新能源、智能駕駛等創新技術驅動著汽車產業的新常態與新格局,在這種背景下,國內汽車產業供應鏈企業如何突破邊際,走向全球供應鏈與自主化品牌的新藍海


(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于網絡

當前環境:中國乃至世界汽車產業處于產業變革的前夜

在傳統語境中,伴隨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中國首次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主導力量。但同時也應看到,國內外汽車市場競爭正愈發激烈、用戶需求日益復雜、創新趨同迭代加快,國內汽車產業鏈面臨的不確定風險依然存在。

圖片來源于網絡

從國際視野來看,國內外對待疫情的不同對策,正推動全球汽車供應鏈格局的大重組。一方面,在成本與疫情雙重壓力下,國內傳統制造業正在加速向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轉移;另一方面,在國外脫鉤與制裁背景下,國內汽車供應鏈制造業將面臨如何突破向高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瓶頸。

從國內環境來看,傳統燃油車企與新能源車企之間的博弈進入臨界期。一方面,特斯拉 “低價+智能化”運營模式及其持續降價,在給國內、國外傳統燃油車企以極大成本壓力的同時;另一方面,比亞迪、廣汽埃安等國內新能源造車新勢力,正在大大加快智能駕駛、高端駕艙的配置進程。

而以上變化正同時傳導并影響著Z世代消費群體——需要更優質的服務、更個性的產品。一個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自2019年開始,SEMA由內外及性能改裝向電子、音響發展,CES由消費電子向汽車的未來出行升級,IAA Mobility則是匯聚了新型汽車、兩輪車及未來出行。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此大變局的背景之下,中國汽車供應鏈企業如何走向全球?中國式消費品牌將如何走向國際?中國汽車供應鏈產業將如何重構?

突破邊際:以汽車生態搭建中國制造的國際化與品牌化之路

重構,即意味著打破邊際。供給側與消費側的變革,正倒逼汽車產業打破邊際,在時代浪潮下,如何洞察趨勢,帶領在轉型期的中國汽車產業打破固有邊際?從國際汽車會展業的升級與國內市場環境的變化,可以看出,以汽車生態搭建中國制造的國際化、品牌化之路將是必然趨勢

對于企業來說,盡管行業轉型期即意味著發展的混沌期,加之疫情因素,因此很多企業面對不確定下意識的想躺平。對此,曾在封在家中70多天的中威車飾董事長潘麗華近期大聲疾呼企業要警惕 “疫情心態”。

從來沒有一無是處的壞,也沒有完美無缺的好,不確定性也是好事,因為不確定同時意味著市場運行出現了錯誤,有錯誤才有糾錯的機會。一定程度上看,對不確定性的認知,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狀態;對不確定性的行動,決定了企業未來的地位。如何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對于眼下,最大的不確定無疑是反復無常的疫情,它徹底打破了市場的固有節奏,于企業而言,無法改變環境,就必須主動適應環境。

正如SEMA由改裝車展向電子、音響等領域拓展,九州汽車生態博覽會改裝主題展,亦由電子升級走向整車的性化改裝,殊途同歸,卻有異曲同工之效。隨著汽車用品模式走向周期末端,圍繞汽車科技、汽車改裝、商用車升級、汽車文化的生態型消費已全面崛起。事實證明,只有打破固有的產業邊際,實現汽車生態下的共融互通,才能賦能轉型期的汽車產業鏈路,才是中國汽車產業鏈制造業走向國際化、走出品牌化的必經之路。

1+4模式:九州展的創新在于以生態賦能汽車全產業鏈路

生態的要義在于:在橫向上,讓各地的產業基地、基地企業在九州汽車生態展平臺上建立高效業務協同,在做大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強;在縱向上,以展帶鏈、以鏈結網,讓產業基地、基地企業充分對接乘用車、商用車前裝供應鏈、前裝車廠鏈、后裝渠道鏈、海外貿易鏈。

汽車改裝市場

從傳統強勢汽車改裝市場來看,實體渠道不可避免地遭遇疫情“灰天鵝”,如何破局?對于汽車改裝市場來說,適應新形勢,主動變“坐商”為“行商”,同時在選品、選項上下功夫,加上良好的消費購物環境或者線上線下的服務方式,創新傳統的“人、貨、場”效應組合,才能讓“人、貨、場”組合效應發揮到最佳狀態。

圖片來源于網絡

自始至終,汽車改裝市場的“貨”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根本,圍繞如何構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服務屬性,勢必要根據市場對“貨”的需求進行布局。綜合改裝歷來是九州汽車生態博覽會的傳統強項,“汽車改裝看九州”已成為行業共識。2023年九州汽車生態博覽會汽車改裝主題展區12萬平米,匯聚了定制改裝整車、商務/越野/新能源改裝、汽車全膜、精品禮品、性能改裝、汽車電子、汽車音響改裝、汽車照明、汽車空調,美容養護、易損件等多個主題展區,可謂國內汽車綜合改裝一條龍全部齊聚。

前裝科技市場從前裝科技的發展來看,近年來,圍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發展大主題下,新能源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從區域角度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空間格局已初步形成,主要以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東北、川渝和中部六大區域為主。珠三角地區具備經濟優勢、政策開放、創新機制靈活等因素,為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利好環境。尤其是深圳及深圳周邊地區,除了比亞迪外,還匯聚眾多電控、汽車電子等核心部件企業。作為珠三角地區發展的主引擎,深圳具備“整車+核心零部件+上下游材料+高端裝備制造+充維&租賃&運營”完整的、規模化的、極具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圖片來源于網絡

九州國際聯合深圳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協會共同打造的2023 GIVC全球智能汽車大會及展覽會、全球新能源汽車創新技術生態大會,這將是一場規模高達4萬平方米的空前超級行業盛宴,展覽品類涉及主機廠、動力總成系統、驅動系統、中控系統、充電系統、底盤、車身、內飾、外飾。預計超過500家品牌企業、同期舉辦10場高峰論壇,超5萬名觀眾齊聚現場,開拓新機遇。

商用車市場

從新興的商用車市場來看,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傳感器、高精度地圖等核心技術的快速發展,自動駕駛汽車已逐漸走向公開道路測試及商業化示范階段,商用車自動駕駛的發展正在“全速推進”。據BCG(波士頓咨詢公司)通過采集數據、搭建模型分析發現,到2035年中國L4自動駕駛中重卡的新車滲透率大概在17%,美國的總體滲透率預計為26%,歐洲預計為23%。

在巨大市場空間和商業化落地前景可期的誘惑下,商用車自動駕駛領域逐漸云集了眾多玩家。國內商用車生態也在不斷革新,傳統主機廠、自動駕駛科技公司、物流企業等紛紛布局,采用不同策略來應對商用車商業化落地中的機遇與挑戰。

在2023九州展同期召開深圳國際商用車生態博覽會上。本次展會自動駕駛相關頭部企業悉數參展,在展會現場將發布及展示最商用車新產品、技術及解決方案。同時組委會還將舉辦商用車產業相關的重磅會議,邀請主管部門領導、權威專家,圍繞國家戰略、產業發展趨勢、政策法規,深度研判商用車產業生態自動駕駛、智能網聯、低碳減排的未來發展。

房車露營市場

從近兩年崛起的房車露營市場來看,中國房車市場近幾年增長速度較快,從2017年的5000臺快速增長到2021年的12582臺水平,4年翻了一番多。從分布房車企業分布情況來看,目前我國有7600余家房車、旅居車相關企業。其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廣東省、山東省和江蘇省等地區,其中廣東擁有880余家房車相關企業,總數位列全國第二。

快速增長的市場意味著旺盛的消費需求,2023深圳國際房車露營展覽會站在時代新風口上,邁向房車露營行業的新征程,本次展區規模預計達到4萬平方米,參展企業預計超過100多家房車品牌、300多家露營及戶外裝備品牌。其中,時利和、上海大通MAXUS、希歐德、依維柯等數家知名展商將為觀眾帶來華南市場首發新品,不僅為廣大車友們帶來視覺盛宴,也為車企創造更多精準對接機會。

供給側與消費側的變革,正倒逼汽車產業變革,在時代浪潮下,九州汽車生態博覽會洞察產業發展趨勢,圍繞“汽車科技主題展、汽車改裝主題展、商用車主題展、房車露營主題展”四個主題展區,2023年九州汽車生態博覽會融“四位”于一體,首次在全球實現汽車全產業鏈完整、綜合性展貿平臺。在汽車生態的大旗下,也必將帶領在轉型期的中國汽車產業鏈企業,融入全球供應鏈,打通國際化、品牌化之路。

九州汽車生態博覽會介紹

CIMP AutoEcosystems深圳國際智慧出行、汽車改裝及汽車服務業生態博覽會(以下簡稱:九州汽車生態博覽會),創立于2006年,已經連續舉辦21屆,以“科技?時尚?貿易”為核心,是亞洲最具影響力且唯一囊括:整車發布,前裝配套,后裝服務,汽車文化全品類及業態的大型展貿平臺。2023年九州汽車生態博覽會將由4大主題展聯展組成:深圳國際定制改裝汽車展覽會、全球智能汽車大會及展覽會、深圳國際商用車生態博覽會、深圳國際房車露營展覽會,總展覽規模達24萬平方米,觀眾預計超30萬人次。

展館平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