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聯會發布2022年銷量數據。數據顯示,2022年累計零售2054.3萬輛,同比增長1.9%,同比凈增38.6萬輛。其中全年新能源乘用車零售567.4萬輛,同比增長90.0%,滲透率達到27.6%。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今年的新能源銷量數據可以看出來,局面已經發生重大逆轉:新勢力不“新”,老牌汽車企業以其體系化的力量,開始在新能源領域展示全面的實力。上汽大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2021年推出ID.系列第一款車,并在上市20個月內達成累計銷量10萬輛的發展速度,2022年實現7.5萬輛銷量。
更全面的實力 快速適應時代變化
汽車是一個擁有長產業鏈的行業,某一方面的創新可以帶來一定的影響力,但是要撬動整個行業,需要更加體系化的力量。
面對汽車新能源發展趨勢,新勢力品牌或在科技體驗上尋找與傳統車型的差異,或在品牌打造上下足力氣。但隨著新趨勢的不斷推進,傳統汽車品牌體系化的實力開始彰顯出來。
上汽大眾一口氣陸續推出了ID.4 X(參數|詢價)、ID.6 X(參數|詢價)、ID.3(參數|詢價)三款新車,覆蓋不同細分市場。其中,ID.4 X瞄準年輕家庭,ID.6 X滿足有更大空間需求的家庭,ID.3則定位更年輕的個人或家庭增購用車。
在最短時間內,上汽大眾推出了新能源汽車各大細分市場車型,完成了很多新勢力從創立到現在依然沒有完成的布局。時勢造英雄,上汽大眾便是抓住這波機遇,取得了令整個市場矚目的成績。
堅守汽車本源 開辟電動車發展新路徑
智能網聯新能源趨勢,賦予了汽車更多的角色。但無論在什么時候,汽車都是一個將我們從A點安全、舒適的運送到B點的交通工具。
上汽大眾堅守這一理念,在研發、安全、品質上更加用心,開辟出電動車發展的新路徑,不靠噱頭吸引消費者,而是用體系化的實力提升品質和信心,打動用戶。
為了打造高標準的大眾MEB平臺電動車,上汽大眾投資大手筆170億元建成了國內生產規模最大的MEB工廠,擁有先進的自動化、數字化及節能環保生產技術,是大眾汽車集團全球范圍內的“智慧標桿工廠”。
為了開發具有競爭力智能化的產品,上汽大眾啟用了全新研發大樓,擁有虛擬現實中心、增強現實中心、沉浸式虛擬系統、虛擬座艙等前沿設備,公司能夠以更高的開發效率投身各尖端技術領域。
以ID.6 X為例,其安全品質相比同級更加嚴苛,檢測精度達到苛刻的0.2mm,車身防腐超過國標達到了12年。作為大空間的SUV車型,ID.6 X采用了特高強度車身安全設計,高達28.7%的熱成型鋼材增加車身剛性,與市場同類車型相比更加安全可靠。
此外,它還創新應用的自修復輪胎,在直徑≤5mm的鋼釘扎入時可用黑科技黏性密封層迅速包緊扎胎點,保障開往維修站點前安全行駛。
在消費者最關注的電池安全方面,上汽大眾ID.車型電池包經歷了溫度沖擊、化學腐蝕、極端碰撞等338項大眾品牌電池安全驗證,遠超國標。與此同時,上汽大眾自主設計了整套熱量控制系統,如發生極端狀況,可在長達5分鐘的時間內控制明火不冒出電池殼體,最大限度的確保安全。
嚴苛的標準方可成就可靠的品質,并且經得起專業的考驗。2021年,ID.4 X斬獲中保研C-IASI測評新版測評規程All Good評價,展現出ID.純電家族的品質真實力。
2022年9月,ID.3以全優成績通過中國汽研新能源車60KM/H翻滾測試,11月再獲中汽中心C-NCAP五星安全評價。
隨著更多車企加入新能源陣營,電動車開始回顧汽車本質,即上汽大眾認為的“汽車第一性原則”:回顧造車本質,關注品質與駕控。
而上汽大眾作為這一路徑的堅守者,相信將在這一道路上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