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特斯拉事故是不是單踏板模式的鍋,我們不知道,但特斯拉單踏板模式出事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我個人對特斯拉事故印象比較深的有四次,除了溫州、潮州,以及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鄭州特斯拉女車主維權這三次,還有就是去年4月發生在北京機場二高速的事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該車友爆料自己駕駛特斯拉發生剎車失靈導致追尾。不過,特斯拉官方對此事回應稱,事故是由車主誤踩加速踏板造成的。
不管你是支持車主,還是相信特斯拉官方,這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由于特斯拉采用了單踏板模式,確實容易錯把油門當成剎車。
某官媒統計:自2013年以來,全球范圍內特斯拉至少發生了218起事故。從事故原因來看,超過九成的特斯拉事故是由于失控引起,共計200起。其中9起造成死亡,50起造成受傷。失控的主要表現是突然加速、突然減速、剎車或方向盤失靈。
這類事故,特斯拉和有關機構調查后發現,很多都是把油門當成剎車。
針對特斯拉溫州事故,有人指出:特斯拉從上橋到最后的撞擊點距離有380米。如果當時車速是100KM/h的話,整個過程只有13.7秒。盡管特斯拉車主數次緊急避讓,但不排除該車主是“錯把油門當成剎車。”
其實,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除了驅動方式之外,沒什么本質不同,但在剎車邏輯上,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剎車邏輯完全不同。
我們首先要明確,單踏板模式并不是說只有一個踏板,電車跟油車一樣,也是兩個踏板,一個油門,一個剎車。
畢竟,目前電車存在能量回收的剛需,以至于新能源車商就在制動上做文章,進而讓續航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在這樣的設計思路下,傳統燃油車在制動時那種“剎車為主,油門為輔”的交互思路,徹底演變成新能源時代的“油門為主,剎車為輔”。
簡單來說,單踏板模式跟開油車的時提前預判松油門是一個道理,只是唯一的不同,是最后你不用踩住剎車。
單踏板的好處不言而喻,除了提升車輛續航,還帶來更便捷的駕駛感受。
在城市通行的時候,單踏板模式完全省去了右腳在油門和剎車之間來回切換的步驟。右腳只需要一直放在油門上即可,剎車基本被邊緣化。
只是,單踏板模式的缺點和優點一樣明顯。
單踏板模式最大的隱患就是構建起——一個制動以油門為主的肌肉記憶。
在駕駛燃油車的時候,我們絕大多人的肌肉記憶是不踩油門的時候,腳一定是放在剎車上的。甚至可以說,只要不是加速,我們任何時候都做好了剎車的預備。
而到了單踏板模式,油門的踩下和松開行程各自對應的就是加速和制動,這讓單踏板模式變相接管了基本上所有點剎的場景。
本身電車用戶就存在較強的續航焦慮和補能焦慮,因而從潛意識里就接受單踏板模式的高頻使用。再加上單踏板模式帶來的不疾不徐剎停感受,也在用戶體驗上好過傳統的輕剎和重剎。
潛移默化地,這就逐漸培養起單踏板模式的肌肉記憶和潛意識。
一旦出現某些特殊情況,比如鬼探頭,只有一秒兩秒的反應時間,再比如特殊情況下,兩側車輛開始緩慢移動,駕駛員會誤判為溜車,繼而會狂踩剎車。
另外,在長時間駕駛精神疲憊的情況下,如果前方突發緊急情況,肌肉記憶也會誤把剎車踩成油門。
盡管這類情況偶爾出現,但在精神高度緊張,只能靠肌肉記憶來執行剎車命令的時候,單踏板模式下,油門很容易被當成剎車來用。
有老司機就曾發帖吐槽單踏板模式:“不碰到問題不理解為什么剎車出問題,問題出在哪里,20年老司機告訴你今天我開電車就出現了油門當剎車的情況。單踏板模式會讓人產生誤判和踩在油門以為自己踩要剎車上的誤操作,開油車從來沒有過。也只有開過才能明白特斯拉那些剎不住車的情況真實存在的原因,就是放松油門產生了剎車效果以為自己就踩在剎車踏板上,就算老司機也會出現誤判和錯誤操作。所以我也認為單踏板模式和動能回收模式存在安全隱患,需要適應,容易出錯的。”
單踏板模式下踩錯踏板,那也足以讓一輛特斯拉出現突然加速的情況。但駕駛者卻因為精神高度緊張,肌肉記憶等等原因,很難相信自己是踩錯了踏板。
特斯拉車主“錯將油門當剎車”的事故已不是個例,要消除這個安全隱患,需要主機廠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
一方面,特斯拉等車企提高單踏板模式的安全級別,增加一些新的主動安全科技。另一方面,也希望有關部門能進一步完善單踏板模式的技術規范。
再次也呼吁包括特斯拉在內的廣大新能源車主,單踏板模式雖然香,但用的時候還是要注意安全、安全、安全!
——不管單踏板怎么好,只要養成把腳放在油門上的肌肉記憶就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