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風生水起的極氪汽車正遭遇一場“用戶信任危機”。
其一,進入2月后,已經有上百名的極氪車主爆料稱,自己的極氪001(參數|詢價)已經出現多次嚴重的動力系統故障,影響到日常駕駛。來自浙江的李先生稱,他的極氪001已經出現三次動力系統故障了,他認為,“頻繁的故障可能引發難以預料的后果。”而極氪給出的解決方法就是讓“重啟和鎖車休眠十分鐘”,并不能從根本上消除安全隱患。
(資料圖片)
綜合極氪APP、各大車友論壇、黑貓投訴等網站的信息,有相似遭遇的車主不在少數,涉及到極氪在冷車啟動和行駛途中突然跳出“動力受限”、“無法行車”、“ESC異常”等諸多問題。
其二,去年年底,極氪推出“年底前下定可鎖定極氪001全系終身質保及國補兜底權益,后續新款也享上述權益”的政策,很多猶豫的消費者出于對品牌的信任和政策利好,二話不說繳納定金并鎖單。
然而,在2023款001上市之際,極氪強制要求消費者選擇方案并鎖單,要么選擇2022款車型享受終身質保、要么選擇2023款車型不享受終身質保,且鎖單后即會排產并提車。這與用戶下訂時得到的承諾內容嚴重不符,用戶稱,極氪此舉屬于私自變更、涉嫌欺詐,已經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其三,2月14日,極氪搞了一場車主面對面直播,并在直播過程中表示歡迎用戶吐槽互動,然而當一些極氪車主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時,卻意外發現遭遇了禁言。
“弄一堆機器人在那刷好評”“給沒買車的人看的”“老車主提的問題就封,要么就看不見”,對于極氪的“捂嘴”行為,引來不少極氪車主的瘋狂吐槽。
這些負面輿論,至今未能迎來極氪汽車的回應。
事實上,今年開工日,極氪汽車CEO安聰慧曾發一份內部信,信中表態稱,既“不怕用戶抱怨,就怕用戶無聲,疏通用戶抱怨的渠道,把差評放在臺面上!”
可誰也沒想到,安聰慧一語成讖,更沒想到的是,安陪慧的指示并沒有得到落實。
有媒體人士認為,極氪的用戶信任危機或是有意為之。該人士給出的理由是,2022年7月之前,極氪的車機系統也是被諸多車主吐槽,但隨后極氪用一個“免費升級成更快更好的驍龍8155”,就輕而易舉的化解危機,迎來了口碑的逆襲,同時也增加不少訂單。
可問題是,這次極氪還能故技重施嗎?顯然不行。
首先,免費升級軟件系統,操作起來簡單,只是需要資金投入而已,但現在的動力故障,需要極氪對產品進行品質升級;欺詐銷售,需要極氪對渠道進行升級建設;禁言吐槽,需要極氪對用戶進行服務升級,這三點,做到任何一點都不容易,更何況是同時做到。
其次,消費者的信任感是有限度的,當第一次極氪汽車用極端的方法解決了車主的吐槽,那第二次、第三次呢?要知道,雙方建立信任需要很長時間,但毀掉一份信任,往往只有一瞬間,如今,極氪又出現這樣的“信任危機”,又不知需要多久化解?
正如專家所言,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口碑崩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可忽視,信任危機在短期內無法修復,甚至會導致用戶對品牌失去信心,透支口碑的行為無異于飲鴆止渴。如果口碑崩塌,那么極氪的未來將難言樂觀。
當然,諸事不順的極氪,也有好消息傳來。
2月13日,極氪宣布完成7.5億美元的A輪融資,投后估值已經高達130億美元。
要知道,就在2022年12月,極氪向美國證交會遞交了可能進行IPO的注冊聲明草擬本。僅僅兩個月之后,極氪便完成A輪融資。
由此看來,極氪在資本市場上的“沖刺”,尤為兇猛。
可業內也不看好極氪的資本之路。“自2022年以來,伴隨著全球資本市場的走弱,投資方對于新能源汽車項目的態度已從激進轉變為謹慎,投資熱潮也正在消退。”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投融資熱度持續上升,并在2021年達到高潮,投融資事件為83起,涉及金額832.0億元,而截至2022年10月,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融資事件僅67起,涉及金額為374.9億元,呈現出斷崖式下滑的態勢。
也就是說,單靠高漲的投后估值和實力強勁的投資方,極氪難以繼續高歌猛進,
極氪的下一步往哪走,是資本還是用戶,安聰慧需要思考一番了。
最后多說一句吧,近日有不少消費者反映,“極氪001這車挺好,但廠家有點瞎搞,我再觀察觀察”。是不是代表著多數消費者的想法,可能很值得觀望。(采寫|汽車有智慧 火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