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熱資訊!航空公司宣布入局造車,云度借力翻身,這跨界造車能成功嗎?

  • 發表于: 2023-02-24 15:25:50 來源:愛卡汽車網

近日,均瑤集團宣布正式入局造車,將于2月28日通過云度汽車發布純電小型SUV云兔,預計售價9-10萬元,與新車一同發布的是“吉祥大出行”的戰略構想,通過將吉祥航空與云度汽車的融合,從軟硬件和服務等三個維度為用戶提供更為舒適的一體化服務,此消息一出便引起了市場極大的質疑,航空公司母公司玩兒跨界能否成功成了大家討論的話題,今天我們就從多個維度一起來解讀一下這件事。

均瑤集團作為吉祥航空的母公司,是一家創始于1991年的實業投資服務公司,旗下擁有4家上市公司。均瑤集團與汽車結緣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當時公司便成立了上海均瑤汽車貿易有限公司,但主要從事的業務為高端汽車的進出口業務,而隨著新能源大浪潮的來臨,均瑤集團也于去年6月正式入主了云度汽車,正式成為了國內新勢力品牌的一員。

云度汽車作為國內最早一批新勢力品牌,在2015年就完成了公司成立,并于2017年獲得汽車生產資質,并很快推出了首款小型純電SUV云度π1(參數|詢價),在當年大多數車型還停留在PPT介紹中時,云度便一馬當先,可謂是占盡了先手優勢,同時定位相對入門的市場和親民的價格讓它的銷量也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迎來了爆發式增長,2018年獲得了9300輛成績,而同年蔚來也不過1.13萬輛的表現,如果能持續保持車型的推出和創新,那現在的新能源車榜單中很可能有云度的一席之地。


(資料圖)

不過夢幻般的開局并沒有帶來持續穩健的發展后續,云度π1很快遭到了市場質疑,“過快”的發展速度也為車型埋下了一些隱患,電池、電控系統的問題讓消費者信任逐步喪失,加上新車型的優化和發布并未跟上,直接導致云度汽車的銷量急轉直下,2019年便已經下滑到了2566輛,后期更是智能通過停工停產來應對不利局面,目前在售的云度大多數都是庫存車,“出道即巔峰”并沒有轉化為后期的優勢確實令人惋惜。

發展的停滯也讓云度陷入了持續的虧損中,根據云度汽車的財報來看,2017年到2020年期間,云度凈虧損分別為0.95億元、1.38億元、1.77億、2.04億元。2021年度云度汽車營收6776.32萬元,凈虧損2.13億元,資金鏈斷裂也讓云度汽車退出了新能源的“全面戰爭”。此時,均瑤集團這一救世主宣布入主云度汽車,為云度汽車帶來了一絲曙光。

對于均瑤集團而言,長期以來所堅持的戰略便是多元化經營,但在疫情沖擊下,旗下的吉祥航空遭遇了艱難的時間,出現了明顯的業績虧損,這也為均瑤集團帶來了經營壓力,而此時,萬億級別的新能源市場無疑為均瑤集團帶來了挖掘新增長點的土壤,如果能成功入局新能源造車市場,將旗下的航空、金融、大消費等多項支柱產業盤活并形成優勢互補那再好不過了,因此均瑤集團入主云度汽車的動機便更為清晰。

但光有錢還不行,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雖然技術壁壘相比燃油車的“三大件”有了很大的減弱,但消費者對于電池安全性、智能化配置和駕駛感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云度雖然有一定的造車經驗,但無奈停產多年,與當前主流的技術趨勢和設計都出現了一定的斷層,均瑤集團想要在短期內推出一款迎合市場需求的車型還是很有難度。

同時在持續停產多年后,云度汽車在銷售渠道和用戶服務體系上也存在明顯的斷層,這些環節對于“資本”而言堪稱無底洞,雖說新能源車時代,傳統的銷售渠道逐步被手機應用商店所取代,但這需要消費者心中更強大的品牌認知,而對于現在的云度汽車而言,即便未來新車型順利推出,如何走向市場并重塑云度汽車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同樣也是要考慮的問題。

不過對于均瑤集團而言也并非毫無勝算,從其業務構成來看,無論是吉祥航空還是均瑤健康,都為公司積累了大量低價底線市場的運營經驗,這也使得公司對于下沉市場的認知和把握程度有了更高水平,從云度汽車此前的車型定位來看,低線低價市場仍是核心領域,均瑤集團入局云度汽車后,在公司體系的支持下,云度汽車或許也可迎來不小的轉機。

總結:

均瑤集團擁有長期低線市場的運營經驗,在資金上也可以給予云度汽車更多的支持,但長期停工狀態下的技術迭代以及銷售渠道網絡的建設也相繼停止,這給未來公司競爭力的提升帶來的較大影響,這樣來看均瑤集團想要跨界實現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突破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