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汽車市場加速洗牌。在需求收縮,智能電動化浪潮沖擊,營銷渠道生存艱難的重壓下,汽車品牌傳播怎樣面對全新挑戰?如何才能少走彎路?
近期,江蘇鹽城,以“擁抱精準傳播”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汽車風云盛典——中國汽車產業品牌與傳播峰會”給出答案。
經歷疫情三年洗禮,汽車行業面臨艱難挑戰,傳播花樣雖多、但創新少、且效果難評。對于企業而言,大規模廣撒網式的傳播已經走到盡頭,“擁抱精準傳播”是大勢所趨。對于品牌傳播的專業人士,把點擊量、瀏覽量作為傳播效果的做法亟待改進,直達消費者心智才是傳播的最終目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品牌方如何進行消費者洞察獲取用戶心智?首先轉變思維方式,從過去的以“說”(對外傳遞信息)為主,轉變為以“聽”(系統分析用戶評價信息)為主。
目前,多數車企傳播效果評估的做法是,主要考核“對外說了什么”,“傳播的內容是否完整”,“傳播的受眾多寡”等等。雖然,消費者反映的問題由企業的客戶服務部負責,但主要側重于產品改進,甚至部分企業無視消費者的評價,更忽視了評價內容對于企業品牌傳播的重要價值。
事實上,多數網友對于汽車品牌的評價是發自內心的,用心的評價也體現了他們希望品牌越做越好的情緒價值。基于此,來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大數據為基礎,經過多年潛心研發,建立了一套人工智能系統。這套系統可以對消費者的評價信息進行智能分析,分析結果接近消費者的真實訴求。
如果把傳播比作實彈射擊,對前期傳播效果的大數據進行分析,找出問題點的過程可以稱之為“報靶”,即找到消費者心智這個傳播的“靶心”,這是精準傳播的第一步。
“報靶”之后,校對傳播方向的精準度同樣非常重要。在此過程中,把用戶的真實訴求和品牌主張做對比,校正既定傳播和實際傳播中間的距離,并即時調整傳播方向和傳播策略,這個環節就是實彈射擊中的“校槍”。經過“報靶”和“校槍”這兩步充分準備,即可根據策略調整傳播渠道和傳播方式實施“再射擊”(開展下一步品牌宣傳活動)。
在傳播費用日益緊張的當下,精準傳播的概念被廣泛接受。但值得探討和深思的是,幾乎所有互聯網平臺,都號稱自己有大數據系統,都能精準觸達用戶,但精準用戶就等于精準傳播嗎?
“精準觸達用戶”固然重要,但找對人后還要摸清他/她的心思,再通過合適的渠道,以對方樂于接受的形式,把想要輸出的內容傳遞給對方,這才是精準傳播的真正含義。
對此,選車網總裁管學軍認為:“精準傳播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接近精準的過程,需要通過效果評估與信息反饋進行優化。真正有價值的精準傳播,是公眾對傳播的真實反饋和評價,是發自心底的認可,是真金白銀的成交!”
汽車行業對于精準傳播,不同機構有不同的解決方案。但對于車企而言,唯有抓住本質才能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