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速讀:價格戰弊大于利,但車企不得不打

  • 發表于: 2023-03-31 17:47:54 來源:愛卡汽車網


【資料圖】

最近,從東風系開始的價格戰席卷整個行業,眾多車企打起“價格戰”,比亞迪、長安、奇瑞等紛紛采取降價優惠政策換取銷量,車企打起“價格戰”,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我們來簡單分享下。

三月初東風汽車旗下眾多品牌在湖北展開車企+地方補貼,拉開了國內車企“降價潮”的帷幕,各大車企紛紛跟進,截至目前,已有超40家車企、近100款車型參與大促銷活動,優惠幅度從幾千元到十幾萬元不等,這波降價不少車企還是非常有誠意的。

此次降價從短期來看是因為國六標準升級導致車企對老庫存進行及時的清理,從長期來看,是燃油車面對新能源汽車的競價行為,通過降價應對新能源汽車的沖擊。

此次降價效果如何,有沒有達到車企的預期呢?根據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1-26日,乘用車市場零售102.1萬輛,同比去年同期下降1%,較上月同期下降17%,從前四周的這個數據來看,雖然不少車企都加入了降價的行列,但是最終效果沒有達到預期,車企終端客流的轉化率并不高,消費者觀望情緒重,整體需求偏弱。

車企打起價格戰,對消費者來說,短期是好事,降價可以讓消費者花更少的錢去買更有性價比的產品,但長期不一定是好事,因為車企降價了,就沒有足夠的利潤去提升技術或者品質,而且隨著競爭的加劇,一定會有車企倒下,這對購買這些車企的消費者來說肯定不是一個好消息。

車企打起價格戰,對整個行業來說,不論從短期來看還是長期來看,都不是一件好事情。短期的話,車企銷量是會有一定提振,但降價促銷效果并不明顯,消費者觀望情緒反而更加重了,需求會進一步減弱。從長期來看,車企降價對行業損害巨大,車企不僅沒有足夠的錢去研發技術和升級產品,車企財務狀況還會受到較大的負面影響。

當然車企打起價格戰也不全是負面效果,一方面價格戰倒逼車企差異化競爭,精準定位,從新的維度去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在技術、規模和產業鏈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的頭部車企,可以對其它車企降維打擊,進一步擴大其優勢。那些要技術沒技術,沒有產業鏈,規模小,競爭力不夠強的車企,會被市場淘汰,留下的都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車企。

不少人還是看到了價格戰危害,有媒體出來呼吁各大車企停止打價格戰,中汽協也在3月22日發文呼吁,理性對待本輪汽車促銷,市場應盡快回歸正常秩序。像哪吒汽車等車企推出保價政策,打消車主購車顧慮。

車企打起價格戰,對整個行業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情,但降價是大勢所趨,你不降價,它降價,那你的用戶就要被它搶走。今年汽車市場比較冷,整體大環境不好,消費者預期減弱,購車需求不足。不少車企本來就沒什么市場,不降價就直接被淘汰了,如果降價了,還能再維持一段時間,在維持時間中遇到變動讓整個車企有所起色也不是不可能。因此,降價是弊大于利的,但是降價還要持續一段時間,等到各大車企再到達一個新的平衡點,降價潮可能才會停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