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FF曙光乍現?寫在首輛FF91量產下線前夜

  • 發表于: 2023-04-14 22:37:29 來源:愛卡汽車網
民生視角看車市/左右觀車4月14日原創出品——

明天,Faraday Future (法拉第未來,簡稱:FF)首輛量產車將下線,FF也將迎來歷史性時刻,具有里程碑意義。

但是,先別高興太早。


(資料圖)

01

賈躍亭明天回國?

首款量產車明天下線?

其實,以上兩個問題,每次都叫得狠,但每次都落空。

順便解釋一下“賈躍亭明天回國”,這其實是網友對賈躍亭的一種調侃,對他過去所做之事的一種暗諷。

例如,曾經由他執掌的樂視網,后期出現一堆亂賬、欠賬,最終導致樂視網直接退市,讓眾多股民還生活在一地雞毛中;

欠債不能還,多次成為被執行人,即使“老賴”回國,如何面對債權人?

說是去美國造車為明天還債,明眼人都看得出,這不明明是躲債嗎?呆在國內就不能造車?這也很容易讓人想到“此人有多少擔當”?……

所以,作為FF創始人的賈躍亭,FF自然成了他的精神寄托,成了他翻盤的最后一根稻草。每次FF要量產的消息一出,說明大洋彼岸又有好消息傳來,債權人的日子終于有盼頭了,國內立馬就會出現“賈躍亭明天回國“的消息。

而“首款量產車明天下線”,這類用語FF已經說了幾年、說過不下四回,但就是不能兌現,這也等于FF在透支市場對它的信任,透支完了,FF還有信任可言嗎?

不過,隨著明天首輛量產車下線,有網調侃說,圍繞賈躍亭的兩個梗“明天回國”和“PPT造車”,賈老板總算要實現一個了。

02

跌跌撞撞中,FF似乎要真的向前邁出一步了——首款量產車明天下線。這次發聲可能真實不虛。

據FF微博官宣,FF首輛量產車FF91,將于洛杉磯時間4月14日下午6:00(北京時間4月15日早9:00)正式下線。

據此前報道,早在2021年7月,FF91就已開啟預定,且在中國和美國的售價分別為200萬元人民幣和20萬美元。早前因為資金緊缺問題,導致FF旗下首款車型已四次推遲量產下線。

作為“精神寄托”,賈躍亭跟此前幾次一樣,依然抑制不住興奮地要來兩句:

九年不屈,終于即將迎來 FF 91(參數|詢價) 首輛量產車下線。距離“智能電車時代下極智科技奢華超塔尖市場的開創者和傳統超豪華汽車文明顛覆者”的夢想更進一步。

這里再提煉幾個信息。

第一個信息:九年不屈。說的是打造FF已 9年了,現在終于首輛量產車要下線了,這過程不亞于“關山難越”,但“難越”還得越,其中的艱辛幾人知?

第二個信息:智能電車時代下極智科技奢華超塔尖市場的開創者和傳統超豪華汽車文明顛覆者。看似說清了FF造車的本質,但對于我而言,如此之長的宣傳口號,既沒有給我留下多少記憶,同時也說明,在品牌塑造上,一個創始人用如此晦澀的“長句”去解說產品,賈躍亭多少都有點“門外漢”,但又好像是在“炫技”一樣。

第三個信息:夢想更進一步。我就想知道,賈躍亭說的夢想,是自己造車的夢想,還是FF的夢想,如果總是反復強調“這是自己的夢想”,把自己的夢想凌駕于FF之上,我只能說,FF從一開始,就已危矣,個中滋味大家去品。

03

下面,對于FF91產品以及量產發布本身,我們不做過多評論,對法拉第未來的未來,我們還是有些話要說。

我不懷疑FF明天會兌現“首輛量產車下線”的承諾,但是,首輛量產車下線又如何?從此時起,FF又將面臨哪些難越的“關山”?

首輛量產車下線只是造車的“萬里長城第一步”

首輛量產車下線,說得不好聽就是一個噱頭,制造一定的聲勢罷了。在國內,很多汽車品牌都不會公開去搞量產車下線活動,而是直接宣布某款新車開始量產交付。不知大家聽出這話的意思沒有?我們再說明白一點就是,量產下線與量產交付是兩個概念,也就是說,量產下線不等于量產交付,作為一個全新汽車品牌,FF要想做到量產交付,難度還是很大的。如果放在成熟的汽車品牌上,我不會去這樣懷疑,但是FF就不一樣了,畢竟量產交付是個系統工程,涉及供應鏈以及供應支付、工廠的建設以及自動化程度、人才的配備以及規模化組織、產品質量的把控以及量產車的合格測試等等。

即使量產車規模化開始生產,一個沒有產品經驗、沒有品牌沉淀、技術開發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的全新新能源汽車品牌,誰愿意花200萬去買這樣的產品?又有誰愿意當韭菜被割?這個系統性工程,不知FF做足準備沒有?

所以,我想再來解釋一下有關“夢想造車”的問題。夢想造車,放在個人身上沒錯,如果放在企業身上,就會埋下隱患,因為夢想總是離現實太遠太遠,而造車又是個務實活兒,兩者有聯系,但又是不相容的。因此,“為夢想窒息”,FF的未來是有可能像國內很多有夢想的造車新勢力一樣做不下去而被迫“窒息”。況且,在首輛量產車下線之前,FF已經“窒息”了很久,難道不是嗎?

新能源車都繞不開產品不成熟帶來的壓力,FF不會例外

在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通過各界的不斷努力,已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新能源汽車的里程焦慮、充電焦慮和安全焦慮一直存在。放眼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這“三大焦慮”并不會弱于國內市場,新能源汽車看似是個風口產業,但是要解決的現實問題依然很多,譬如,新能源汽車產品還不成熟,就是一個最大的問題。

說起純電動汽車,自動駕駛總是繞不開的話題,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之初,幾乎每家車企都在研發自動駕駛技術,可結果呢?要實現汽車的自動駕駛,不僅技術難度相當大,對場景的要求也是相當高,這也就回答了為什么到目前為止,全球沒有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在政府的批準下開始上路通行。

市場上還流出這樣一句話:誰強調自己的自動駕駛技術如何如何強,誰就是在欺騙自己,欺騙消費者,欺騙市場。這也不難看出,消費者對這個虛頭巴腦的自吹式宣傳,早就聽膩了。但愿FF首輛量產車發布后,少做這些無腦的宣傳。

由于篇幅有限,我們不展開講,只想說明一點,FF造車一定繞不開產品不成熟帶來的壓力。譬如,國內新能源汽車起火、自燃事故頻發,電池、電控技術就是一個難以攻克的難題。新能源汽車發展到今天,其滲透率已讓燃油車感到岌岌可危的當下,新能源汽車起火、自燃事故仍未停止。作為后來者的FF,注定繞不開這些問題,同時還要面對產品不成熟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不斷傳來的質疑聲。

新能源車的融資、投資是個無底洞,FF的資金后援能持續嗎?

業內都知道,新能源汽車的融資、投資,就是個無底洞。

以例為證。

比亞迪在國內算是老牌車企,其一直從事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投資,功夫不負有心人,從2021年開始,比亞迪終于迎來了爆發期。數據統計,2022年,比亞迪銷量超過180萬輛,市占率達到27%,營收超4200億元,凈利潤166.2億元,同比翻了4倍不止。

然而,即便取得這樣的成績,比亞迪的負債規模在行業可謂遙遙領先。據媒體報道,比亞迪去年總負債達到3724.71億元,2021年這一數據是1915.36億元,同比增長194.47%,負債率達到75%,遠超同行,甚至比肩資金密集型的房地產行業。

除此之外,國內跟FF一樣的新能源汽車初創廠家,屈指算來,已有不少因為缺錢而發不出工資、被迫停工停產、主動降薪的情況數不勝舉。

例如,愛馳汽車最近曝出發不出工資;恒大汽車及子公司法人被限制消費,存在停產風險;觀致汽車因資金問題,最近新增3起被執行信息,執行標的超10億元;近斯還曝出寶能汽車因債權人逼債,公司旗下資產將被強行處置;自游家(NIUTRON)汽車官方App近日已宣布停止服務,當前已無法正常訪問,雖然沒有官方表態,但已極不尋常了;天際汽車近日發布通知稱,受公司資金情況和生產與銷售計劃影響,自2023年4月1日起,公司部分崗位實行停產、停工政策……

窺一斑而知全豹。FF還沒有造出量產車,就已經燒了大把的錢,又因為融資難,FF項目停停走走,相信其已經償夠了融資的苦頭。而目前所做的一切,對于造車而言,FF還只是個開始,后期還將需要更多的錢,不知準備好了嗎?如果還沒有準備,其結果難免不會步上述停工停產等造車新勢力之后塵。

04

其實,FF巨額虧損已是有賬可查。

數據顯示,3月9日, FF公布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2022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

財報顯示,2022年年度,FF凈虧損為5.5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8.49億元),而上年同期的凈虧損為5.16億美元。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FF虧損1.54億美元,2021年同期三個月的凈虧損則8430萬美元。

公開數據顯示,自2014年成立至2022年年底,FF累計虧損已達34.3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39.4億元)。

FF造車9年累計虧損近240億元,這樣的“成績單”放在FF股東面前,想必是撓心般的不爽和不安。

不過,FF還表示,截至本季度末,公司擁有約1850萬美元的現金和限制性現金。截至2023年3月3日,公司現金儲備為3750萬美元,其中包括210萬美元的限制性現金。這說明,FF現在賬上的資金不多了,又到了準備融資的時候了。

現金儲備方面,根據財報信息顯示,國內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2022年四季度現金儲備達455億元;小鵬汽車2022年四季度現金儲備規模達到383億元;理想汽車同期現金儲備規模為584.5億元。

如果讓FF跟蔚來、小鵬、理想比現金流,高低立判,FF現金流不足已是不爭的事實,很有可能吃了上頓不知下頓。

最后,我們拋出這樣的問題,歡迎親們討論:

首輛量產車下線,FF真的要大逆轉了嗎?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