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野蠻生長到被責令整頓,老年代步車正在告別以前那個尷尬的時代。
近日,在2023年北京全市交通工作會上,再次提及了對于“老年代步車”的治理問題。而根據北京市多部門此前發布的管理規定,2024年1月1日起,違規電動三、四輪車將不得上路行駛,也不得在道路、廣場、停車場等公共場所停放。
(相關資料圖)
剛需促進野蠻生長
所謂的老年代步車,又名老年電動車,主要是指行駛速度低、續駛里程短,電池、電機等關鍵部件技術水平較低,用于載客或載貨的三輪、四輪電動機動車。然而,正是這類被許多傳統廠商看不起的車型,在國內不少地方都在野蠻生長。
一方面是因為價格原因,與如今市面上的新能源車型相比,老年代步車便宜多了,一般只要3、4萬元就能買到,這種低廉的價格也符合廣大群眾的經濟需求。另一方面便是駕駛的優勢,對于許多新手來說,老年代步車操作簡單,上手容易,不用搖號,而且很多還不需要駕照就能開,這對于老年人出行來講完全就是福音。除此之外,老年代步車本身也有著不小的優勢,比如說車身嬌小,便于停車,所以一直以來大家對于代步車的需求確實比較旺盛。
是代步工具還是“馬路殺手”?
然而,盡管老年代步車成為了一種新的出行選擇,但在它的身上,卻多被冠以“粗制濫造”、“馬路殺手”等負面詞匯的標簽,而這種負面詞匯也并不是空穴來風。
據報道,2022年,北京共發生違規電動三輪、四輪車亡人交通事故131起,死亡138人,“老年代步車”在發生事故多數要擔主責。
不得不承認,多數老年代步車產品不符合現行機動車安全技術標準要求。比如說生產老年代步車的企業,許多都不具備機動車生產資質,但為了獲取市場利益仍舊“無序生產”,導致行業魚龍混雜,良莠不齊。與此同時,很多老年代步車基本都是無證無照就在路上行駛,很多人可能都沒有學過什么交通知識。逆行,闖紅燈,在非機動車道橫沖直闖等行為時常出現,這也搞得其他車主必須得躲著它們,不然一不小心就會釀成交通事故。再加上老年代步車沒有牌照,也不買保險,一旦發生事故也很難追責。
老年代步車的存在,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一樣讓人們感到擔心。
“一刀切”并非能徹底解決
可以說,很多人將老年代步車稱之為“馬路殺手”是一點沒錯,畢竟這類車型無論是從工藝質量還是駕駛技術而言,都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當然,很多地方也并不是沒有管制老年代步車,但是力度都不夠大,而且最開始在老年代步車這一塊就有政策的漏洞,長期處在“灰色地帶”。比如說,在路上遇到這種無證無照的老年代步車,管制人員除了罰款之外,就只能扣車。這種做法完全就沒能起到根治的作用,那又何談整頓交通安全呢?
目前看來,北京打響了“殺死老年代步車”的第一槍,不僅不讓老年代步車上路,同時也不允許它們在道路、廣場、停車場等公共場所停放。毫無疑問,這樣的禁行力度還是蠻大的,而對于老年代步車這樣的“馬路殺手”也很有必要。可不少人也覺得“一刀切”的做法太武斷了,畢竟如今開這種電動車的一般都是老年人,若是禁止大家上路后,這顯然也加大了他們出行的難度。
為此,越來越多的交通參與者呼吁從源頭上加強老年代步車生產、銷售和使用監管,維護消費者權益和公共交通秩序,處理好交通安全與方便出行的關系,加大對非法生產、銷售和使用此類車輛的整治力度,減少安全隱患。除此之外,加強老年代步車駕駛員的交通意識培訓也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在如今這么龐大的一個市場,想要淘汰這類車并不是易事,而推動他們走向正規化、標準化才是目前最應該做的事情。
寫在最后
一直以來,老年代步車的存在就有著很大的爭議。你說要一刀切吧,好像又會造成很多人的出行不便,但你說不管制吧,又會帶來更大的安全隱患。只能說,老年代步車的整頓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若是能夠擺脫粗制濫造的情況,再加以嚴格統一的監管手段,或許還有救。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