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零跑汽車4月交付量再創佳績,得益于C系列產品的全面發力,交付量達8726臺,環比提升41%,其中C系列車型占比超83%。在純電+增程的雙動力戰略助推下,使得零跑汽車站穩新勢力的第一陣營。
在新能源大眾化的趨勢下,零跑汽車所聚焦的15-20萬市場,正是大眾化家庭用車消費的主力市場,以平民價格購買豪華車的品質和配置,甚至實現“電比油更便宜”,加速了新能源汽車在這片藍海的滲透。而“蔚小理”聚焦30萬左右或以上市場,隨著傳統豪華BBA的電動化戰略啟動,技術與豪華的理念搏弈,加大了市場滲透難度。近期三家的銷量增速出現了較大分化,尤其是蔚來、小鵬增長乏力,步入了調整期。"
即便是也有部分覆蓋15-20萬區間的埃安和哪吒,也表現欠佳。有關數據顯示,埃安Y(參數|詢價) Plus中,占據絕大部分銷量的是15W以下的版本;哪吒汽車的銷量中還是低價格的V+U車型占據主導。從近期發布跑車的動向來看,這兩家目前在更小眾的個性市場尋找更多機會。
如此一來,在15-20萬元大眾化新能源市場,目前只有新能源老大哥比亞迪和新勢力后起之秀零跑已經形成量的規模,并界定了這一區間的汽車價值標準。
隨著汽車消費的持續升級,15-20萬元價格帶成為了大眾化家庭用車消費的主流細分市場,而零跑汽車正是選擇從這一價格區間作為切入點,為用戶去打造真正的“鐵桶車”。所謂的“鐵桶車”,就是多樣長板,拒絕短板,以實打實的配置和功能,頂格滿足用戶需求。
具體來看,無論是在尺寸、底盤、動力,還是在舒適配置、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方面,零跑車型產品都有著極致的表現。如零跑C11(參數|詢價)、C01的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的懸架、多達28枚感知元件的智駕系統、4秒甚至3秒級零百加速度等,用以往30-40萬的配置體驗,重新定義15-20萬級汽車價值標準。也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零跑,與零跑共同成長。
之所以能讓用戶花更少的錢,得到更好的產品,零跑汽車的底氣源于全域自研。自2015年創立至今,零跑始終堅持全域自研的發展路徑。目前,零跑已實現整車成本70%的自研自造能力,而全域自研給用戶帶來最直接的利益點是可以實現研發成本可控,縮減聯合開發周期費用,提升平臺化復用率,降低成本,讓用戶得到高品價比產品。
因為自有,所以自由。零跑汽車的目標,便是打掉虛高的品牌溢價,在競爭激烈的當下保持核心競爭力,給用戶提供最具誠意的產品。正如零跑創始人朱江明說過:“選車看零跑,價值有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