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賺的那塊混動「蛋糕」,要洗牌了_快資訊

  • 發表于: 2023-05-19 10:42:29 來源:愛卡汽車網

最近,幾家自主品牌的新能源 SUV 們玩起了紙牌游戲。

比亞迪宋(參數|詢價) ProDM-i、哈弗梟龍系列、吉利銀河 L7,三款定位接近的車型原本都選擇了 5 月中上旬上市:5 月 6 日、5 月 15 日和 5 月 18 日。三款車型的配置早已在之前的申報信息和發布會上曝光,剩下的底牌就是最終的上市價格。


(資料圖)

然后,比亞迪宋 ProDM-i 一個撤身,推遲了原定 5 月 6 日的發布會,哈弗梟龍系列成了第一位「攤牌」的玩家。

5 月 15 日,長城哈弗龍系列的兩款車型梟龍以及梟龍 MAX 正式上市,兩款車型均提供三個版本。其中,哈弗梟龍售價 13.98~15.68 萬元;哈弗梟龍 MAX 售價 15.98~17.98 萬元。

如果說過去兩年里,10~20 萬級別混動 SUV 是比亞迪的一枝獨秀,那如今就是群雄混戰:梟龍和梟龍 MAX,比亞迪宋,吉利銀河 L7,零跑 C11,甚至哈弗自家的二代大狗(參數|詢價)…… 隨著這張牌桌上的競爭者越來越多,對一款混動 SUV 的評判標準也開始改變了。

新能源 SUV終于卷到了四驅上

在這個「萬物皆可卷」的時代,汽車們的內卷從電池續航到快充、放電,從座艙內的大屏幕到沙發電冰箱,終于新能源汽車卷到了四驅上。

開年比亞迪仰望秀了一把易四方的四電機四驅驅動,3 月份長城就發布了更加「平易近人」的全新智能四驅電混技術 Hi4。相比于仰望「真·百萬級」產品,全新 Hi4 也許才是大家真正能體驗到的電四驅。這不,長城就把全新 Hi4 用在了梟龍 MAX 車型上。

以往,經常能在網上看到類似的評論:「花十幾萬買混動 SUV 的誰在乎四驅啊,空間和省油更重要。」

這時候不得不祭出那句「不談價格的需求都是耍流氓」。

以老對手比亞迪宋 PlusDM-i 為例,100km 續航的四驅旗艦 PLUS 版相比 110km 兩驅旗艦 PLUS 版定價高出了 3 萬;對于這個定位的車型來說,3 萬的價格差決定了需求。但是如果它們的價格相差無幾、甚至一樣呢?

以首搭全新智能四驅電混技術 Hi4 的哈弗梟龍 MAX 為例,1.5L 發動機+前后雙電機,系統綜合功率 279 馬力,綜合扭矩 585 牛?米。梟龍 MAX 的三個版本均為四驅,純電續航 105km,15.98 萬的起首價格只比 51km 續航的兩驅版比亞迪宋 PlusDM-i 貴了 5000 塊,純電續航還多了 50km。

當四驅的「溢價」被壓低到千元級甚至與兩驅同價,沒有了價格門檻,「四驅」對于消費者購買決策的殺傷力就升上來了。

長城之所以能把四驅的價格「打下來」,全靠這套全新 Hi4。

以往的混動系統,通常在前軸配備兩個電機,一個主要負責發電,一個主要負責驅動,這樣混動系統通常是前驅動的兩驅模式。要實現四驅,需要在后橋加上一個完全由電池驅動的后驅動電機,也就是目前常用的三電機四驅混動結構。電機的增加無形中增加了成本,就有了四驅款比兩驅款高出 3 萬元的差價。

全新 Hi4 在發動機輸出端設計了兩擋變速箱,用雙電機就能實現四驅。這樣發動機處在高轉速區間時,借助兩擋變速箱,可以傳輸到前軸一個相對低的轉速;后驅動電機依然采用純電驅動,后驅動模塊總成電機功率達 150kW,電機效率高達 96.5%;整車功率達到 340kW,機械結構的復雜性和成本都能降低。四驅能提供更充沛的動力,特別是在極端、惡劣路況下的操控性和安全性,能夠讓車輛的通過性更有優勢。

如果說在這場紙牌游戲上,后掀牌的人在定價上有更多的主動權,那梟龍系列的先發優勢就是全新 Hi4 這張明牌。當梟龍 MAX 打出電四驅這張牌時,其他對手不得不在技術或者價格上做出應對。

屬于新能源 SUV 的硬仗

10~20 萬級新能源 SUV,這著有龐大用戶基礎的市場,無疑是自主品牌覬覦的重點。在這個定位區間的每款車型都有一場硬仗要打。與常規的用低配版打開市場,用高配版拉高定位不同,哈弗梟龍系列的策略是:定位更高的梟龍 MAX 打沖鋒,梟龍則堅守陣地。

因此,盡管這場發布會上亮相了梟龍和梟龍 MAX 兩款車型,但搭載了全新 Hi4 的梟龍 MAX 明顯才是主菜。

在這場發布會上,出場率最高的除了自家產品外,就是這個區間的「銷冠」比亞迪宋了。作為目前長城核心技術的集大成者,梟龍 MAX 直接對標比亞迪宋 PlusDM-i。

作為智能汽車的軟實力,梟龍 MAX 在智能化方面也拿出了目前長城在智能化上的積累。

在智能駕駛方面,哈弗梟龍 MAX 搭載咖啡智能駕駛系統,整車搭載 22 個智能傳感器,支持 360°全景影像+透明底盤,能夠實現全路況、全時段、全天候的 L2+級別智能駕駛輔助。HWA 非單一高速場景的撥桿換道、智能過彎、智慧躲閃等 30 萬級產品的功能,都配備在哈弗梟龍 MAX 上。

在智能座艙方面,哈弗梟龍 MAX 車內配備三塊 12.3 英寸貫穿式懸浮三聯屏+高清晰度的 W-HUD 抬頭顯示,副駕娛樂系統、「可見即可說」等功能都有。

綜合來看,作為梟龍 MAX 還是很能打的:更大的尺寸,更長的純電續航,智能化上的激烈,以及最關鍵的同價格下四驅打兩驅的優勢。拋開比亞迪宋在過去兩年里積累的龐大用戶群體,單從產品力和定價來看,梟龍 MAX 是一個合格的沖鋒主力,無論是配置的明牌,還是價格這張底牌,都足夠有競爭力。

相比之下,梟龍則走相對保守的穩妥路線,與宋 Pro 接近的尺寸,相同的純電續航,以及略低的定價。

作為這輪新能源 SUV 混戰中最先亮出底牌的一家,后續還會有傳聞中的比亞迪宋 Pro「冠軍版」等車型亮相,梟龍這款車的競爭力如何,還需要等待對手底牌翻開時才能塵埃落定。

最后

很多人將去年稱為國產混動的爆發之年。除開比亞迪 DM-i 的先發優勢,長城將自家的檸檬混動 DHT 技術用在了定位更高的魏牌車型上,瞄準 20 萬級以上市場的策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 DHT 去年的市場表現。

因此在全新 Hi4 的推廣上,長城「吃一塹長一智」,吃準了技術平權,把以往高溢價的四驅技術用在了 15~20 萬級這個龐大的主流市場,所以有了「四驅打兩驅」的梟龍系列。

上海車展上,各家車企高管們心痛著價格戰帶來的內傷,高喊著拒絕價格戰;不過回頭一看,這價格戰還得繼續。梟龍系列已經亮出了底牌,最近即將上市的對手們如何應戰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