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聚焦:刷新記錄!AITO問界完成第一個10萬輛,用時僅15個月

  • 發表于: 2023-05-28 07:32:53 來源:愛卡汽車網

5月27日,AITO問界第10萬輛量產車正式在賽力斯兩江智慧工廠迎來下線。達成這一成績,AITO問界僅用時15個月,是目前最快達成這一里程碑成績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事實上,回顧AITO問界誕生以來的成長軌跡,快速完成第一個10萬輛的背后,問界速度早有痕跡。

2021年12月,AITO問界品牌正式發布。同月,首款車型問界M5(參數|詢價)便迎來發布。2022年3月,問界M5首款車型便開啟了首批車主交付,是當時最快實現量產交付的新能源汽車。而更令外界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不到一年,第二款車型問界M7也迎來了上線。新車發布后一個月,問界M7便開啟了交付。


(相關資料圖)

在兩款車型的助力下,去年9月份便實現了銷量首次破萬。今年4月份,問界第三款車型問界M9已經正式迎來亮相,新車預計將于今年第四季度發布并開啟盲訂。這也就是說在產品導入速度上,從2021年品牌成立至今,AITO問界已經基本實現了每年一款新車的上新速度。

作為一個成立還不到兩年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這一速度不容小覷。而細究這一速度煉成之根本,繞不開賽力斯從研發、智能制造、服務等領域,以及華為從電動化、智能化零部件等核心軟硬技術的共同賦能。

其中,在賽力斯20年造車經驗和整車實力的加持下,AITO問界位于重慶的兩江智慧工廠,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及電池PACK車間,就有超1000臺機器人協同運作,關鍵工序可實現100%自動化。這樣一來,AITO問界車型不僅可以提升制造精度,生產成本、人力成本有能有效降低。

而在核心軟硬件領域,據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介紹,華為在汽車相關技術的研發早在2009年就已經開始,每年研發投入約100億元,直接研發人員超7000人,在ICT領域,華為已經擁有了三十余年的技術積累。

秉承著幫助車企造好車、賣好車,為消費者提供極致產品體驗的賦能理念,在華為三十余年深厚ICT技術積累的賦能下,余承東表示,AITO問界15個月達成十萬輛下線,標志著用戶對我們的認可與信賴,也標志著華為智選車模式完成了從0到1的突破。未來雙方還將繼續加深合作,實現從1到N。

對于AITO問界背后的華為智選車模式,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也給予了肯定,并表示:“10萬輛AITO問界車型的下線,是賽力斯與華為跨界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沒有這種獨創性的跨界合作,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績?!?/p>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AITO問界下線的第10萬輛整車,為AITO問界M5智駕版,是首個搭載智能駕駛天花板HUAWEIADS2.0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和“智能座艙天花板”鴻蒙智能座艙3.0的車型。

在具體的產品力表現上,據介紹,問界M5智駕版不僅實現座椅位置、HUD高度、后視鏡位置等全方位自動調節,而且還可以實現空間音頻技術、后排HUAWEI MagLinKTM魔吸車載接口、PC車機互聯、手機應用內地址導航流轉等一系列全新軟硬件技術的上車。

在智能駕駛方面,得益于激光雷達+視覺的融合感知技術的采用,問界M5智駕版更是可以實現不依賴于高精地圖的高速、城區高階智能駕駛功能,實現無限接近于L3的高階智能駕駛體驗。

紅點觀察:

雖然和早已跨過第一個10萬輛的蔚小理相比,AITO問界在整體規模上與其還有較長的距離,但是15個月10萬輛的速度,卻足以證明:AITO問界的趕超潛力。

對于AITO問界而言,在華為與賽力斯的持續賦能下,10萬輛,既是AITO問界的新高點,但同時也是AITO問界的新起點。可以相信的是,站在新起點上,隨著車型選擇越發豐富,AITO問界突破第2個10萬輛,用時還將更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