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皓變為“棄子”已成定局,釔為能把江淮汽車帶出泥潭嗎?

  • 發表于: 2023-05-29 15:32:45 來源:愛卡汽車網

在2017年,江淮與大眾汽車進行了一場聯姻,并誕生了一個新的汽車品牌——思皓。因其推出的首款車型是純電車,所以在品牌最初亮相的時候,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個新品牌是大眾汽車在華對新能源市場的一個試水,同時思皓也承載著銷量急劇下滑的江淮汽車在新能源時代尋找新增長點的希望。不過在折騰了幾年之后,江汽集團卻推出了釔為品牌,這也意味著思皓模式以失敗收尾。

上個月,江汽集團在合肥舉行乘用車新標揭幕暨全新品牌戰略發布會,宣布乘用車全新品牌 “釔為”,如今釔為首款車型釔為3也正式開啟預售,預售價區間為9.79-12.99萬元。


【資料圖】

江淮汽車也是把新能源的希望寄托在了釔為身上,至于之前和大眾推出的思皓品牌,江淮汽車內部人士向“汽扯扒談”表示,未來集團資源會向釔為傾斜,思皓品牌基本上是放棄了,后續也不會有新的新能源車型推出了,目前江汽集團主要是集中精力把釔為做好,做大。

對此,“汽扯扒談”聯系多家江淮經銷商,對方表示,廠家目前沒有發布停產通知,店內訂車正常,不過像思皓X6(參數|詢價)等傳統燃油車車型店內已經沒有現車了,目前店內主思皓X8(參數|詢價)PLUS和QX PHEV,其與江淮汽車上海車展發布的江淮QX PHEV車型并無太大差異,另外,釔為3未來也會在店里售賣。

思皓已成“棄子”

在2020年上半年大眾入股江淮之后,大眾現在已經獲得了江淮集團50%股份,并且手握江淮大眾75%的股份,牢牢把控住對江淮大眾的核心權?!敖创蟊姟彪S即更名為“大眾安徽”,大眾安徽將思皓品牌授權給中方伙伴江淮汽車使用,合資公司將不再使用該品牌。

而大眾汽車也在忙著電動化轉型,在2022年9月,大眾明確了下一代純電動平臺SSP將落戶大眾安徽。SSP平臺作為大眾集團旗下唯一一個平臺,不僅將覆蓋西雅特、斯柯達這樣的入門級品牌,同時也會生產保時捷和奧迪品牌的車型。

從產品力角度來看,相比于現在的MEB和PPE平臺都有一個 明顯的躍升。而SSP平臺率先落戶大眾安徽,是大眾在國內利益最大化的最好體現。而有了大眾安徽這個籌碼,大眾有望在和上汽和一汽的談判中爭取到更多更好的條件。

汽車行業分析師劉強表示,目前的大眾汽車一直忙著電動化轉型,并且還要平衡南北大眾的關系,大眾汽車自然無暇顧及思皓,大眾安徽未來更多扮演大眾電動化在中國的技術基地,至于帶領江淮汽車走出泥潭目前來看應該不在大眾汽車的計劃內。

所以,隸屬于江淮大眾的思皓品牌,也早已發生了變化,雖然打著“德國大眾旗下合資品牌”的旗號,但實際上其技術和產品都來自于江淮,逐漸淪為了江淮汽車油改電的換標產物,并且其還推出了許多燃油車型。

目前思皓官網顯示,思皓共有13款車型,包括燃油車型和新能源車型。從車型矩陣來看,可以看出思皓有很大的野心從轎車到SUV,熱銷的車型種類均有涉獵,但是效果卻沒有跟上期待。

思皓品牌自誕生以來,月均銷量不足萬輛,2022年9月是思皓品牌自誕生以來的銷量最高點,月銷量1.26萬輛,之后就掉頭向下,今年1月最低點時月銷量只有4720輛。其推出的售價親民的微型純電車型思皓E10X表現還算不錯,除了這款車型,剩下的車型基本上是月銷不足千輛全部成了炮灰,燃油車不用說了,基本沒有代表作,新能源轉型基本宣告失敗,被股東雙方放棄也是遲早的事。

江淮汽車如何翻身?

從江淮汽車年初發布的2022年業績預虧公告看,預計2022 年度歸母凈虧損為14.37億元左右,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虧損為25.65億元左右,相比2021年的業績有著大幅下滑,屬于巨虧狀態。

而在此之前的2017年-2021年,江淮汽車扣非凈利潤已經連續五年虧損。按照統計,最近6年里,江淮汽車從政府獲得的補助累計高達75.07億元??梢哉f,江淮汽車能夠活下去,基本上靠的就是政府補助這一重要保障。

一方面是自家不斷虧損,迫切需要轉型來尋找新的突破口,另一方面也是在經歷蔚來、大眾合作之后,江汽集團明白了求人不如求己。再加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江汽集團并不算是新手。2002年,江汽集團開始涉足新能源汽車研發,目前已有超15萬輛新能源車搭載蜂窩電池、裝載電芯達1.7億顆、累計行駛里程突破80億公里。有經驗、有資源、還有地理優勢,江汽集團推出全新的釔為品牌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據悉,除了目前預售的釔為3以外,在未來5年,江淮釔為將打造釔為X3、釔為5、釔為X5等車型,覆蓋了純電小型車、轎車、轎跑、SUV車型。

江汽集團股份公司總經理李明表示,江淮釔為是江汽集團全新的新能源品牌,將全面繼承江汽集團近60年的造車底蘊。其透露,作為江汽集團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釔為還有獨立上市的計劃。

汽車行業研究員劉明表示,雖然在2016年和2017年,江淮汽車分別與蔚來和大眾開展合作,并逐漸轉型成了這些車企的代工廠,但從持續虧損的業績來看,轉型代工廠也并非江淮汽車真正的“解藥”,其主營業務疲軟,沒有能打的車型。如果江淮釔為能從A0級電動車市場分一杯羹,那么江淮汽車的新能源轉型路徑或將清晰。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智能電動汽車的發展,傳統車企開始覺醒,正在以新能源領域為突破口補齊短板,并密集推出全新品牌不斷加速著市場布局。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且區域消費差異化明顯,個性化消費突出,這意味著不同的品牌都或可獲得生存機會。

釔為3雖然面向的是一個增量持續上升的細分市場,但各家新能源車企在 10 萬級的純電車市場早已卷得天昏地暗。除了比亞迪以海豚和海鷗對純電小型車市場形成合圍之勢,主打空間感的五菱繽果、智駕的哪吒 V、極致性價比的零跑 T03 和專注女性群體的歐拉好貓(參數|詢價),都是不可忽視的競爭對手,未來若想破局還需江淮汽車拿出更多的誠意,才能在短時間內打開市場。

放棄思皓,轉投釔為雖然在戰略上是正確的選擇,但也不得不面臨現實的盈利問題。今年以來低端市場已經開始出現萎縮,五菱也在想盡辦法來提高自家車型的利潤。如果江淮釔為同樣選擇走這條路,意味著至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它對江淮汽車的扭虧無法形成足夠的支持。接下來就看江淮釔為能否抓住新能源時代的最后機會,帶領江淮汽車走出虧損的泥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