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橫三縱”,聽上去很像是哪個省又修了幾條高速公路或者鐵路網,其實這是啟辰新能源打造的“三橫三縱技術矩陣”的一個總結性說法。具體而言就是在縱向方面,打造啟辰DD-i超混動技術與V–π純電平臺,并積極研發FCV氫能源技術;橫向方面,則是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電子電氣架構三大層面進行不斷突破。
所謂混動,純電和氫能源一個都不能少,此外座艙、智駕和架構齊頭并進。這些并非沒有先兆,早在幾年的上海車展上東風日產就宣布要“擦亮技術日產”的金字招牌。站在東風日產1500萬價值體系之上,作為東風日產智能化、電動化的先行軍,啟辰的技術底氣正是來源于此。
(資料圖片)
理解第二波中國技術紅利
如果說,20年前,中國本土車企以市場為條件,吸引外資,通過引入先進技術,吸收創新,培育了自己的本土技術和品牌,從而帶來了第一波中國市場紅利。在這一波紅利中,東風日產顯然也是抓住了機遇,占領了市場,孕育了東風日產技術中心以及啟辰品牌。
那么,當下的新能源浪潮讓中國成為全世界最活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同時也是新能源技術最前沿的創新之地及相關產業資源的聚集地,第一季度國內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已接近30%,自主品牌甚至超過50%。基于此,第一波“中國市場紅利”逐漸變淡,第二波的“中國技術紅利”正在快速崛起。
東風日產啟辰作為合資企業的自主品牌,要讓自己始終處在產業發展的前列,就需要以“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人才”為依托,借助本土化,從20年累積的1500萬研產銷體系出發,快速形成合資公司的第二波中國技術紅利。
啟辰正是東風日產面對這一波“紅利”的抓手之一。其本身既保留合資企業的造車優勢,同時擁有充分的自主性,可以更高效、靈活地整合中國市場的新能源技術紅利,快速積累先進技術,并把想法快速付諸實踐。
實踐出真知,實驗鍛造真本事
是不是每一個汽車制造廠都需要去建立自己的專屬車輛實驗室?重復建設的確是有點浪費,但要鍛造自身技術的獨門秘技,這一步必不可少。在此次東風日產啟辰新能源技術開放日上,東風日產一口氣向媒體開放了包括電池安全樓的機械強度區、電池充放電性能區、電池安全性試驗區,整車懸架K&C、質心及轉動慣量實驗室,40米天線性能及整車電磁兼容測試電波暗室,行人保護實驗室,和新能源高速電機實驗室等多個實驗室,從多個角度驗證了啟辰新能源出色的實驗能力。
其中,比如國內第一座融合天線性能測試和整車電磁兼容法規級10米法測試的電波暗室實驗室,是國內第一座整車級大型綜合性電波暗室, 總投資額近億元,技術指標處于國內同行業一流水平。為新能源車輛、車載互聯、自動化駕駛等新領域提供全面的測試平臺。
一個優秀產品的背后,往往經歷著工程師在實驗室里無數個日夜的鉆研與鍛造,實力強勁的工程師團隊和頂尖的實驗設施,為啟辰提供了開發優秀新能源產品的堅實基礎。
本真,是開發理念的核心
啟辰新能源的全新開發理念是——“堅持本真,為顧客提供值得信賴的產品和服務”。既擁有合資背書的實力,又具備自主品牌的靈活,通過洞察顧客需求、值得信賴的品質、征戰新能源市場。
啟辰DD-i超混動正是基于這種開發理念而誕生的技術。搭載了多合一高集成電驅、全域安全電池、1.5T十佳發動機三大硬件及啟辰智能電混系統、Auto.E單踏板系統兩大控制系統,以電驅為主、油驅為輔,為用戶帶來可電可油,高效節能的新能源出行體驗。
不但是在混合動力方向上,V–π純電平臺則代表了啟辰在純電技術上實力凝聚。本身具備高集成、高延展性的特點,CTC一體式底盤、X in 1集成電機、高效能耦合熱管理系統、前雙叉臂后五連桿懸掛以及全域800V動力電池,可實現多品類車型的拓展研發,在整車制造速度上達到質的飛躍,極大縮短研發流程。
當然還有基于用戶各類生活場景而延伸開發的啟辰智能座艙。以“科技平權”的踐行者身份,讓每一位消費者都能享受到最新科技的樂趣。搭載全新的SOA架構,可以基于用戶數據實現自適應空調,個性化推薦服務。整車音效可換可升級,用戶賬號綁定語音聲紋、藍牙鑰匙,身份識別后自動調整座椅,空調,音樂等個性化設置,支持用戶自定義場景,軟件按季度升級,常用常新更有趣。
我們也可以理解全新的開發理念,其實就是為東風日產啟辰在實現第二波中國車市紅利的一個具體解法,即以先行技術不斷滋養產品更新換代,滿足消費者多維度需求。在這一方向上,東風日產啟辰既有信心更有足夠的能力,目標并不在于建立技術護城河,而是在更廣闊的市場需求中,創造技術新價值以獲得消費者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