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少年拉滿弓,不懼歲月不懼風!
2003年6月16日,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正式成立。同日,第一款轎車“陽光”上市。
自此,東風日產從“年銷6萬臺”到“合資車企最快完成300萬臺產銷量”;從小小的花都工廠,到現在遍布全國的生產基地;從技術中心成立時幾十人的規模,到現如今1000多位技術研發人才儲備……東風日產的向上之路,已經走了20年。
(資料圖)
20年,意味著什么?
對于歷史百余年汽車工業而言,20年的時間或許只是白駒過隙。但對于東風日產而言,則是從少年初出茅廬的到青年風華正茂的成長經歷。今天的東風日產,即將大步邁出“舞象之年”,翩翩公子也成長為中流砥柱。
當然,一直陪伴著東風日產成長的,永遠不乏最忠實的伙伴,而他們也始終相信東風日產在下一個20年將繼續陪伴。
2臺車、17年,日產情緣還在繼續
二十年的風雨兼程,東風日產和它旗下的多款經典產品,曾經深刻影響了無數人的生活——而在筆者身邊,剛好也就有這樣一位深耕汽車行業多年,影響力和聲望并重的東風日產忠實用戶。
他,就是筆者在汽車媒體行業的領路人,曾經的重慶商報社總裁助理兼汽車事業部總經理、《重慶商報·車周刊》掌舵人,現在的《車動力》創始人——樓曉明。
2006年,時為《重慶商報·車周刊》主力記者、兼汽車事業部行業總監的樓曉明,適逢報社“車改”,由此選擇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款東風日產產品——初代頤達。
關于這臺頤達,直到今天他仍保留著美好回憶:
“2006年,在當時被稱為‘領先時代’的東風日產頤達來了。我這1米85的個頭坐進去之后,竟然仍有一拳的頭部空間,比我的第一臺車千里馬舒服太多;同時,CVT變速箱完美解決了頓挫問題、且油耗更低——之前第一輛車的短板,在頤達身上基本補齊了。”
自此,頤達就成了他“東風日產情結”的開始。此后數年中,這臺車伴隨他一路丈量大好河山、時刻陪伴著他成長,也成為了他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在筆者看來,這輛改寫了家用轎車價值標準的頤達,陪伴樓曉明進入了他事業、人生的“上升期”,無數奮斗與精彩時刻,頤達也都相伴在旁。
正如彼時正式成立僅3年左右,也同樣處于企業的快速成長與發展階段的東風日產。
而在今天看來,東風日產自2006年起,也正式駛入了發展“快車道”,其后不僅再次創造了合資品牌車企最快完成300萬輛產銷量的紀錄,更以“東風日產速度”著稱于行業內外,其綜合實力穩居當時的中國乘用車行業第一。
那個年代樓曉明與東風日產的緣分可謂是“攜手追夢,一起飛翔”。
當時間來到2012年,經過數年不懈打拼的樓曉明,此時已經身兼重慶商報社總裁助理、汽車事業部總經理、《車周刊》主編等多個重要職位。而在穩穩扎牢事業根基的同時,他的家庭與感情生活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且日漸美滿——此時,他自然需要一輛能夠更好兼顧工作與家人所需的“進階”座駕。
而這一次,他的選擇仍然來自東風日產——第五代天籟,看上去就像是為他所量身打造的那個“最佳拍檔”。
他這樣回憶道:“在2012年需要換車時,此前頤達良好的駕乘體驗已經讓我對東風日產這個品牌產生了充分的信賴,于是毫不猶豫的升級成天籟。”
對,“信賴”二字就是一家車企賴以生存的基石。當信任的力量足夠強大,曾經的努力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
而作為媒體人的樓曉明,除了自己對東風日產足夠的信賴之外,更想把這一份感情傳遞給更多的人。當然,這一切也都是源自于對這家車企的認同,對產品的認可。
他說:“當時換購天籟,除了之前的品牌情結,天籟領先對手的產品力無疑也是關鍵。為了驗證天籟的產品實力,我曾經以報社汽車版主編的身份,先后組織了兩場挑戰。”
“第一場是‘[一支煙]大挑戰’——將一支香煙豎立在發動機蓋上、對比同級競品車型,誰能做到點火而煙不倒?……結果,天籟的VQ發動機一舉碾壓所有對手,不僅成為唯一‘煙不倒’的車型,也彰顯了超越時代的發動機技術。”
“其后,又組織了‘[一根針]大比拼’——在120公里時速下測靜音性,前排的人丟一根針在盆里,后排蒙眼測試者聽到‘針入盆’的聲音后、馬上作出示意。結果,在天籟車內聽到的聲音最清晰,而競品車內則基本被風噪、路噪所干擾。”
與此同時,通過數年飛速發展的東風日產,也進入了自己全新的歷史階段。
2013年6月,東風日產成立10周年大會在廣州舉行;同日,第450萬輛整車下線。
2015年12月,東風日產首次達成“年銷量破百萬”之傲人目標。
而到了2017年12月,東風日產第900萬輛整車正式下線,再次刷新了行業內達成這一目標的速度。同年,樓曉明的這臺天籟也作為一份禮物,轉交到他的表弟手上。
要問這臺天籟到表弟手上又開了多久?答案是——直到今天。
2017年,表弟接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份offer,于是這臺天籟就成為樓曉明對他的祝福。表弟也不負眾望,從這家大企業的重慶辦事處科員一路提拔,如今已經在深圳總部身居要職。
那臺東風日產頤達伴隨了樓曉明的成長,而天籟則見證了他的成功;如今,這臺天籟又陪伴了表弟的一路向上的“飛馳人生”。也難怪,直道今天表弟依然不舍和他一起經歷風雨,遇見彩虹的“禮物”,而天籟也真正成為了一種傳承、一種精神、一種信仰。
鑒過往,窺未來
在種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如今的汽車市場進入了深度調整期,技術迅速更迭、產業生態重構,競爭從未如此激烈。
面對這樣的大背景,東風日產始終尊重市場、尊重客戶、尊重合作伙伴,在產品力和體系力之上,以價值力構筑企業發展的最強“護城河”,由此成功突破產業周期規律的限制、并實現了可持續增長。
2022年底,東風日產用“19”和“1500萬”兩個數字創造了多項記錄——19年達成1500萬整車銷量,這一成績在國內車企中無出其右。
在今天的中國汽車市場,東風日產是:
“最快達成1500萬整車銷量的合資車企”;
“唯一達成1500萬整車銷量的日系合資車企”;
“達成1500萬整車銷量最年輕的合資車企”。
當時間來到2023年6月,東風日產20周年生辰之際,其電動化轉型、智能化升級步伐正在加快。
5月,搭載第二代e-POWER系統,實現100%純電驅動的東風日產超混電驅奇駿(參數|詢價)正式上市,其18.99萬的定價瞬間引起了行業震動。超混電驅奇駿不僅把合資緊湊級SUV的價格“打了下來”,更把合資車企擠牙膏似的配置水平“搞了上去”,并且是在動力總成配置和車內裝備配置兩個方面的“雙升”。
20周年生辰,超混電驅奇駿是東風日產送給自己,也送給市場的一份厚重的生日禮物。而從這臺新車的身上,我們也看到了東風日產對未來的承諾——
憑借日產汽車在電動汽車、智能網聯領域擁有深厚積淀,根據“日產雄心2030愿景”,日產汽車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投資2萬億日元,加速推進電驅化產品布局和技術創新,到2030財年推出23款電驅化車型。
陪伴和信賴,是東風日產在中國汽車市場最深刻的印象;而“技術日產”底蘊加重金投資,則是東風日產給未來插上的翅膀。
對于20周歲的東風日產,和所有關心它的人們而言,請相信——“未來,繼續陪伴”。
結語:“在和東風日產一起成長的時光里,給他帶來強大信心保障的就是“技術日產”——其每一代產品都在引領潮流。”樓曉明如是說。
而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高國林則這樣說道:“從2003年第一臺陽光下線,到2022年的1500萬達成,一路走來,‘東風日產速度’在行業中屢屢奪魁,不斷刷新中國汽車行業的記錄。”
20周歲風華正茂,東風日產正呈現出技術煥新、品牌協力之良好勢頭,和引領時代、且充滿情懷與溫度的企業形象。
如今,在“1500萬臺達成”的基礎上,我們只需要關心東風日產的下一座“里程碑”,將在何時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