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一部新能源汽車在滬杭高速杭州收費站碰撞到收費設施后起火,事故導致車內4名乘客死亡。新能源車的構造與傳統燃油車不同,事故中電池一旦遭遇嚴重撞擊或擠壓,就有可能導致電池短路、熱失控,最終引發爆燃。
讓新能源汽車在事故中無懼事故,在事故中不起火,提高乘客安全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事,所以汽車行業中誕生了中保研這樣采用極為嚴苛標準對汽車進行安全測試的機構。只有在中保研測試中取得好成績的,才有資格算做是一部安全的車。
(相關資料圖)
無懼事故
其實想要打造一部安全的汽車最基本的就是保證車子在事故中能保護車內乘客的生命安全,并且不怕撞,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極氪做到了,如果以不怕撞為標準衡量,極氪001(參數|詢價)就是一部典型的安全汽車。
在前不久的中保研汽車安全測試中,極氪001就獲得了車內乘員安全評價獲得G(優秀)、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獲得A(良好)的評價、車外行人安全評價獲得G(優秀)、車輛輔助安全評價獲得G(優秀)。為了取得這樣優異的成績,極氪下足了功夫。
要想不怕撞,首先要讓車子夠硬,極氪001采用了籠式車身結構,在A柱、B柱、車頂框架等主體結構上使用了大量超越普通鋼材強度3-4倍的1300Mpa超高強度熱成型鋼。這種裝甲車等軍用車輛上常用的鋼材可以保證在遭遇較大沖擊力時車體不發生扭曲變形,遭遇嚴重交通事故時極氪依然能保證主體結構完好,座艙空間不會被擠壓縮小,車門不會因車體變形無法打開,因為有了這些“硬家伙”的幫助,極氪001的車頂都可以承受11.5噸的重量。這一點在中保研安全測試中就能夠得到驗證。
以柔克剛
一部安全的車要學會“太極”,夠硬其實有可能會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極氪001布置了多條碰撞傳力通道,以車頭為例,發生碰撞時極氪的潰縮區會發生形變來吸收碰撞能量、分散能量,讓撞擊力沿著預設的結構傳遞釋放,減少對乘員艙和電池倉的沖擊。
在碰撞時除了防撞梁、吸能盒等硬件可以用來負責保證乘客安全,其實車輪、電機等同樣也參與工作,比如正面25%偏置碰撞時,極氪001可以通過使前輪脫離車體的方式來分散沖擊力,防止車輪入侵車內,還可以改變因為慣性導致的車輛前行,讓車子與障礙物“擦肩而過”。正面碰撞時,當碰撞波及到副車架時,電機主動下沉,改變電機的沖擊方向,將碰撞能量分散到主梁。
學會以柔克剛,可以更合理的分散沖擊力,不同零部件協同作戰,又能夠各司其職,實現1+1>2的效果。在與弱勢群體的事故中可以盡可能的保證弱勢群體的生命安全。
三電安全
固有思維認為新能源汽車對比傳統汽車在安全角度上最大的區別就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體積較大,相對于燃油車使用的“小油箱”,嚴重交通事故時一整塊電池更容易受到波及。為了保證三電安全,極氪做出了巨大努力,高達218項系統安全測試,針對零部件進行675項測試,測試遠超過國家標準,測試涵蓋六大極端工況。
日常用車環境下遭遇的交通事故,撞擊往往來自正面、側面、后面的三面,汽車可用主體結構保證電池安全,但如果是小概率的對電池直接撞擊呢?極氪針對電池進行了2m高度的跌落測試、針刺試驗確保電芯在801.4℃高溫不起火爆炸,加熱熱擴散試驗確保800℃加熱后電池不起火、熱不蔓延。極氪還針對托底碰撞有針對性的采用了托底碰撞安全技術。極氪通過將“極芯”電池包的兩側直接安裝在車身門檻上,極大地增強了抗側碰沖擊能力。可以經受住24km/h傾斜10%沖擊,50km/h底部重疊30mm沖擊。對比傳統燃油車,電動車更怕水,所以極氪進行了1m水深48小時浸泡測試,極氪采用的濕熱循環測試高于國標9倍。一系列測試確保了極氪“不會起火、不怕碰撞、不怕涉水”三電夠安全。
極氪品牌開啟交付兩年、累積交付接近11萬輛無一起火自燃。2023年春節,溫州一部極氪還遭遇了一場“火燒”測試,車輪因煙花爆竹起火,電池造遭遇明火烘烤的情況下依舊保證穩定性,沒有發生爆燃。
新能源浪潮使得汽車的性能擁有了飛躍性的提升,汽車越來越好開,但消費者們關注的真的只有性能嗎?其實汽車安全性能逐漸代替了購車成本、用車成本、車輛性能,成為人們看車選車時更關注的焦點議題,極氪以360°無死角的“極”致安全,來打消大家的安全顧慮,用五星安全標準為消費者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