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蔚來官方宣布了一系列的用戶權益和產品價格的調整。在這次調整中,蔚來取消了一向引以為傲的終身免費換電服務,同時對整車質保期限和車輛售價進行了調整。
【資料圖】
具體來看,新政策將首任車主權益打包成了選裝包,命名為“車主權益升級包”,定價3萬元,供消費者自主選擇。而不選這個權益包的首任車主,將享受6年或15萬公里的整車質保期限,其中三電系統將保持10年的質保期限且沒有里程限制。此外,新車購買用戶將享受6年的免費車聯網服務以及終身免費道路救援。
為什么蔚來要變著法子“降價”呢?
針對這一舉措,疆哥認為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目標消費群體的轉變,蔚來需要調整其業務模式,以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和用戶的實際情況。
要知道,蔚來一向高舉高打,其在售的車型定價都在30萬以上,目標人群妥妥的是豪華品牌的消費群體。尤其早期的ES8、EC7、ET7等車型,定價都在四五十萬,這些車主對于價格的敏感程度不高,更希望用金錢換時間、用錢買服務。
不過隨著近年來全球經濟下行,國內汽車市場競爭也越發激烈。新能源產品的競爭格局,早已跟前幾年的形勢有所不同。
尤其是20-30萬級的新能源車市場,以特斯拉為首的新勢力在4月的時候,在全球范圍內掀起新一輪降價潮,競爭就相當激烈。這個價格區間的消費者,更看重產品力與價格的品牌程度,對于品牌溢價、服務溢價感知較弱。
蔚來一向以“服務”和“粉絲”運營出名,單純地靠性價比賣車,似乎并不符合蔚來的經營理念。但論受眾群體,大部分消費者還是“性價比”導向的。而目前國內的新能源市場,不再是以“優越性”來吸引小部分人群的階段。
因此,將車主權益拆分成“選裝包”的形式,其實更加符合大部分消費者的“價值觀”。不可否認,蔚來的“換電”用起來真香,但不同用戶的用車環境和習慣是不一樣的,需求也是有所不同的。把選擇權交回給客戶,而不是以“捆綁”的形式,強行附加一系列增值的服務,這對于蔚來來說,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根據最新數據,蔚來今年5月的新車交付量為6155輛,環比和同比均出現下滑。而截至今年5月底,蔚來今年前5個月的累計交付量為43854輛,整體表現不及預期。凈利潤方面,一季度蔚來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48.036億元。銷售端持續"怠速",虧損同步擴大,外界對蔚來質疑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可見,蔚來高舉高打的策略,似乎沒有贏得大多數消費者的認同。當務之急,蔚來確實應該“降價”,以規模效應快速鋪開市場,扭轉銷量頹勢。同時,進一步搶占市占率,以支撐其換電、服務等增值業務的持續發展。對此,你又怎么看呢?歡迎關注“車域無疆”,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蔚來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