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市場,相比于電車的“星羅棋布”、混動的集中爆發,而當前階段,作為比較熱門的新能源汽車線路,增程式汽車雖然已經不再是“一家獨大”的局面,但這片市場仍然一片藍海,而此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曾發布《中國增程式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報告》,其中指出近兩年的時間內,中國增程式汽車銷量快速增長,在未來2-3年內可能會突破50萬大關。
(資料圖)
基于增程式汽車可觀的前景,這幾年正有越來越多的玩家“入局”,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便是深藍汽車,作為正式發布僅一年的汽車品牌,深藍汽車憑借著一臺深藍SL03快速打開市場與口碑,成為了國內市場交付量最快破萬的高端新能源品牌,而在深藍SL03上,深藍汽車的增程技術的優越性已經得到了驗證,在今天深藍S7增程版,也順理成章攬獲了眾多關注。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增程式產品的普及,人們也開始對這種“用油的電車”有了一定認知,而為了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深藍汽車通過深藍S7對“超級增程”技術進行提升,把增程式產品的優點進一步深化。
比如某些常規的增程式產品,優勢主要在省油上,但深藍S7從省油、續航、駕控乃至座艙NVH表現等多個層面,均做到了同級領先。
首先,深藍S7的確是一臺讓人開起來很愉悅的產品,它搭載了一臺最大功率為175kW、峰值扭矩為320N·m的永磁同步電機,這是一份很漂亮的賬面數據,根據官方公布得到數據顯示,這臺車在使用純電驅動狀態下的百公里加速度僅需6.7s,即使使用增程模式,深藍S7零百加速度也低至7.6s,在駕駛深藍S7的過程中,把加速踏板一踩到底,那種強烈的推背感能夠讓人得到想要的速度與激情。
和很多跑車一樣,為了進一步提升操控,深藍S7采用了后驅布局,整車前后軸重量分配比例接近50:50,行駛到諸如高速過彎等工況下,得益于后輪更強的抓地能力能夠讓深藍S7保持更穩定、敏捷且靈活的過彎姿態。
此外,深藍S7的底盤采用前麥弗遜+后H臂型多連桿系統雙獨立懸掛,歷經100+種方案精細打磨調校,使其駕控體驗更加細膩,高速行駛時,車身姿態更穩,行駛至顛簸路段也能過濾掉多余的振動,當家用車,或是你是個單純的性能愛好者,都能在它身上得到想要的東西。
當前中國市場,大多數汽車都是為家用而來,為了應對更多元化的使用場景,深藍S7在NVH的優化上也下了很多功夫,首先因為深藍S7在大多數工況下均采用純電驅動,因而日常行駛中駕乘者能夠享受到與電車相當的NVH表現,當然,作為增程產品,深藍S7增程版還配備了一臺用于供電的發動機,基于對輸出功率的精準控制能夠做到發動機無感啟動,即使怠速狀態下,依然能夠盡量“隱聲”,此外,深藍S7還運用了諸如嘯叫變頻主動控制技術進一步去平衡整車NVH表現。
從某種程度來說,增程式、混動等產品存在的意義,便是在續航與環保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在增程模式下,深藍S7的綜合續航里程為1120km,而中國“南極”曾母暗沙距離中國“北極”漠河跨度約5500km,對于追尋詩與遠方的人來說,5次滿油滿電,就可以從南到北跨越整個中國。
此外,生活在城市之中的人們,有超9成的使用場景都在市區,當前中國各大城市諸如充電樁等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日趨完善,而深藍S7在CLTC 工況下的純電續航可達200km,不出遠門完全可以做到0排放、0油耗,關于深藍S7還有另外兩份數據值得關注:CLTC工況下其1L油約可發電3.3度,饋電狀態下,油耗4.95L/100km,基本把燃油的價值“壓榨”到了極致。
除卻驅動電機之外,一臺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部件,還得是電池。而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境,有身處熱帶的廣東、海南、臺灣,也有臨近西伯利亞平原的東北、蒙古,要在如此遼闊的土地自由暢行,必然需要將電池的“護理”做到位。
深藍S7基于深藍汽車行業首創的全電數字平臺——EPA1平臺打造,電池安全從選材做起,歷經48道工序1196項標準以保障電芯品質,同時運用IBC數字電池管理系統全天候監測、預警電池狀態并進行溫控管理,為電池創造最佳工作溫度,即使在深冬的冷風中,基于微核高頻脈沖加熱技術,也能在5分鐘內讓電池溫度提升20°左右,使得深藍S7在冬季的北方也能正常運轉、自由暢行。
寫在最后:有一句歇后語叫“砌墻的磚頭,后來者居上”。在中國增程式汽車市場,深藍S7的確屬于“后來者”,但正因如此,它才能夠充分從“前輩們”的身上汲取經驗,從而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去修正、去提升產品力,在多項先進技術加持下,深藍S7增程版具備長續航、低能耗、純電驅動、靜謐性好等多重優勢,它的到來,一定會讓一片藍海中的增程式汽車市場,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