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沐颯上市的舞臺劇上,舞者們一聲聲“MUSA”背后的是北京現代對于這款車型的期待,也是他們對于未來的“吶喊”與“彷徨”。
6月18日晚,北京現代MUFASA沐颯的上市直接辦在了杭州太陽馬戲的《X秀》現場,對于這款起價12萬的家用SUV,這樣的排場在外界看來似乎是有些“小題大做”,或許是面對5月銷量86%的同比增幅,北京現代忽然又來勁了。 全國600多個媒體、車主、經銷商到場,在這場奇幻之旅中見證了沐颯的上市。用官方的說法是—— “通過情景舞臺劇演繹現實生活中選購“兩室一廳”的生活場景,還原MUFASA沐颯車內空間布局,展現沐颯首創智享三區設計產品賣點及輪上智能兩室一廳產品形象,夯實北京現代沐颯智能·家居SUV的產品定位。”(資料圖片)
今年是北京現代成立的第21年,作為北京現代邁入發展新20年起點下發布的首款產品,MUFASA 沐颯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一方面頂配不到15萬的沐颯將承接ix35(參數|詢價)提振銷量,另一方面也將承載其產品轉型、品牌向新等歷史使命。 去年11月,北京現代啟動“2025向新計劃”,展開一場圍繞產品、品牌、服務的轉型戰役。而面對中國市場迅猛崛起的新能源市場,無數自主品牌甚至合資品牌給出了油電同價的產品策略。而沐颯作為一款純燃油車推出,這樣的打法也引來外界的質疑。 “其實看一下中國市場每個月的上牌數據,5月份剛剛出來的數據,電動車比例已經很高了,占到33%;但反過來,油車還有67%,也就是說2/3的消費者還在使用油車,這是中國的現狀?!北本┈F代常任副總經理吳周濤在專訪中解釋到。 北京現代常任副總經理 吳周濤 “針對新能源趨勢,我們內部也有北京現代的電動車及混動車的戰略方向,但是現在最大的關鍵點是,成本的競爭力怎么去把握?這是最關鍵的核心?!?/p> 盡管是新車上市前的臨時專訪,到場的媒體依舊毫不客氣地給出了種種疑問,甚至針對沐颯這款新車,媒體給出的興趣并不是很大,只需要這是一款承接ix35的換代車型。更多的好奇還是在北京現代的電動化策略上。 北京現代總經理韓國高層吳益均表示,“MUFASA 沐颯在產品研發初期沒有做混動的搭載,但后期我們在做改款或者商品性改善時,一定會搭載混動技術。如何確保純電動或者新能源領域的成本競爭力,北汽和現代將進行密切的合作和交流。” 北京現代總經理 吳益均 在整場專訪之中,無論是中方還是韓方,北京現代談論到最多的話題是成本,在他們的理解下,成本制約了北京現代的電動化進程。 事實上,現代的電動化無論是研發還是市場都不慢,甚至在全球視角來看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在北美市場,現代新能源產品已經超越通用成為僅次于特斯拉的存在。在技術方面,現代已把800V的E-GMP平臺成功推向了市場;在產品方面,純電動汽車IONIQ 5和IONIQ 6兩款車型的年銷量已超過10萬輛。 客觀來說,中國是沒有享受到現代汽車的電動化成果的,甚至連純電動汽車IONIQ 5和IONIQ 6在未來還是需要以進口的形式進入中國。 如同進入中國同一時期的日產一樣,北京現代作為見證者和親歷者可以說是伴隨了整個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甚至在2016年年銷量達到了114萬輛,連續4年創下了突破百萬銷量的成績。 因為特殊的歷史原因以及不斷變化的消費市場,北京現代遭遇了入華以來最大的困境,此后幾年,北京現代的銷量呈現出了斷崖式的下跌,數據顯示,2018年-2021年北京現代的銷量分別為79萬輛、72萬輛、50萬輛、38萬輛。 這樣迥異的差別讓這家韓國背景的企業不得不慎之又慎,對于中國的投入開始變得謹小慎微,而是把目光鎖定在全球市場上。2022年,現代起亞集團累計銷量達到684.8萬輛,僅次于大眾豐田。 而不同于大眾豐田的是,現代起亞集團在華銷量的占比不到1%,在大眾豐田那里這個數字分別是38%和20%,如果說現代起亞集團能夠在中國有著大眾豐田同樣的市場地位,他們的天花板可能還會在上一層樓。 在韓方的視角里,新能源浪潮之下搶占市場或許不是首位,吳益均表示,“如何滿足消費者能接受的成本以及和燃油車對比如何確保有優勢的價格差異,去克服目前的成本競爭力薄弱的問題,可能是關鍵所在。” 回過頭來看沐颯這款車型,頂配不到15萬的價格瞄準的還是最大的SUV細分市場。以前我們總是說韓系車是自主品牌崛起之路上的墊腳石,但是目前來看,在這一細分市場中,韓系車也是唯一能夠與之較量的一股力量。 在沐颯所在的市場中,不乏長安UNI-T(參數|詢價),吉利博越(參數|詢價)COOL,瑞虎7(參數|詢價)以及哈弗等等頭部自主品牌的拳頭產品。 北京現代副總經理戚曉暉表示,“北京現代將以技術戰、品質戰、價值戰應對市場挑戰,以有溫度的產品和服務回應用戶需求,不負時代和用戶?!?/p> 面對不賺錢的新能源市場,現代的做法是再研究研究,眼下對于他們最重要的事情是耕好擅長的一畝三分地,賺該賺的錢。 或許,在沐颯上市的舞臺劇上,舞者們一聲聲“MUSA”背后的是北京現代對于這款車型的期待,也是他們對于未來的“吶喊”與“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