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全景天幕為乘客打造更加明亮、開闊的乘車體驗,天空和星辰一覽無余。”
怎么樣,是不是聽起來很美?但如果你是在重慶37度的高溫天氣進入車內呢,大概就是從一個火爐進入另一個火爐,只會想原地爆炸吧。
【資料圖】
所以我們常常說理論不能脫離實際,就像全景天幕雖然出發點是為了更通透的視野,但是在實際用場景下缺點大于優點,比如高溫天氣。
特斯拉是最早應用全景天幕這個配置的,的確看上去會讓實車更具高級感,官方宣傳也寫的是可以起到隔絕紫外線以及紅外線的作用。
于是,很多汽車廠商紛紛效仿著將車輛配備全景天幕,并在宣傳推廣中,將全景天幕當成最大的賣點之一。
不過這個配置還沒搞明白,尷尬的事情就發生了。特斯拉的設計師可能沒想到中國太熱了,全景天幕也許能隔絕紫外線,但它不隔熱!
因此就出現了特斯拉車主因為忍受不了暴曬,戴著草帽開車。甚至還有很多特斯拉車主專門在網上買特斯拉專用的遮陽簾來使用。
當然也不只是特斯拉車主,只要應用全景天幕的車主都難過。
數據顯示,進入6月以來,抖音車內遮陽傘訂單量增長近17倍、玻璃防爆隔熱膜訂單量增長5倍。從平臺搜索數據來看,過去一個月抖音平臺“汽車防曬”搜索量同比增長328%,環比5月增長70%。
問題來了,既然全景天幕有這么多的缺點,為什么還有那么多車輛配備全景天幕。
關于這個問題,小編總結了三點原因:
首先是成本問題。傳統汽車天窗價格在2000—4000元左右,而全景天幕則是密封車頂,結構比傳統汽車天窗要簡單,成本只要1000—3000元左右。相比之下,全景天幕在成本上最少也可以節省1000元。
其次,新能源汽車最寶貴的就是空間,受底部裝電池設計影響,只有薄薄一層的全景天幕可以抬高乘坐高度,擴大視覺空間,保證了車內的縱向乘坐空間。
最后是為了顏值和科技感。全景天幕顏值確實很高,很有科技感。所以你會看到現在幾乎價格高一點的新能源汽車,都在配備了全景天幕,像特斯拉、小鵬、蔚來等。
這么總結來看,全景天幕實用程度真的很不高,不過就算不實用短時間也不會取消。有分析指出,未來全景天幕依然會在新能源車型配置中占據重要位置。預測的是,到2025年全球和國內的汽車全景天幕市場空間將達到414億元和121億元。
最后,還是希望車企能多考慮考慮消費者,從實用性出發,不要讓看星星、月亮最后變成一種負擔!
“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