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其實不管是上汽大眾還是一汽大眾在新能源領域發力對比其他合資品牌都不算晚,但是大眾和其他合資品牌有一個共同的難題,那就是如何平衡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和燃油車利潤的問題!誰也不能否認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在燃油車市場根本沒有什么對手,這也是為什么大眾不愿意轉身的原因吧,誰也不想拱手讓出利潤奶牛啊!
所以無論是一汽大眾還是上汽大眾的純電ID系列都把價格定的特別高,估計目的也是想讓想買大眾電動車的人去買大眾燃油車,不過大眾的想法挺美好,但是想買新能源車的人并沒有去買大眾的燃油車而是去買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了,這終于也讓大眾有點頂不住了!
近日在多家車企聯合簽訂什么承諾書之后,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新能源系列開啟了降價大潮,一汽大眾ID系列最高降價來到了8萬多,可見這次大眾也是拼了,也開始向現實低頭了,還記得去年上汽大眾的經銷商寧愿被罰款也要降價的事件不,那充分說明大眾的純電動車是真的沒人買,你不降價就只能壓在經銷商的庫里,但是經銷商也受不了??!
如今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也終于低下了高傲的頭顱,在新能源時代純電動車比拼的不再是什么技術而是價格,因為絕大部分都是組裝的,同級別你憑什么賣那么貴呢,消費者又不是傻子干嘛要買更貴的!
時代已變,屬于大眾的時代已經結束,在新能源時代大眾將從燃油時代的領跑者變為新能源時代的追隨者,所以那些花了高價買了大眾純電動車的朋友現在什么感受呢?有沒有覺得自己是韭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