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過去很多年里,國內汽車市場發展迅速,每年2000萬輛級別的新車銷量,讓中國成為全球汽車產銷量最高的國家,但與此同時,國內汽車市場,幾乎云集了全球絕大多數的汽車品牌,大量全球車企在國內市場開展業務,包括建立合資公司、獨資公司等等。而且國內的汽車品牌數量也是相當龐大,很多走不出去的國產汽車廠商,就只能在相對有限的國內市場“內卷”。所以在過去幾年,一提起自主品牌和國產車,“窩里橫”,就成為了一個頗為明顯的標簽了。
不過,從2022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在三大主流汽車市場的排名以及今年上半年幾個月份的出口量表現來看,國內汽車產業正逐漸走向以內銷為主、出口輔助的發展路徑。2022年,中國汽車出口量為311.1萬輛,超越了德國,成為了全球汽車出口量第二,距離出口量第一的日本,也僅僅只有70萬輛左右的差距。
進入2023年以來,隨著國內汽車生產趨于正常化,雖然充分內卷,讓很多車企在國內的銷量提升遭遇了很多阻礙,但是在出口這一項上,整體表現卻相當強勢。6月份,國內汽車出口量為29萬輛,這其中包括整車出口和CKD組裝出口,同比大增56%,1—6月份,國內汽車出口應該已經接近240萬輛的水平。也就是說,如果按照這個趨勢繼續下去,今年全年汽車出口量很有可能超過480萬輛,480萬輛的汽車出口量,拿下今年的全球汽車出口第一,應該說問題不大。
當然了,有一些小伙伴會質疑這些出口汽車的構成,也就是說,是不是很多很多合資品牌或者獨資品牌在國內生產,然后銷往其他市場,實際上自主品牌車企的出口量并不多。情況并非如此,就拿6月份來說,乘用車整體出口29萬輛,其中自主品牌占到了24.8萬輛,特斯拉只有1.94萬輛的出口量,所以應該說自主品牌是絕對的出口核心。
從2022年的出口數據上來看,出口量位于前十的國內車企,分別為上汽乘用車、奇瑞汽車、吉利汽車、五菱汽車、長城汽車、長安汽車、江淮汽車、上汽大通、北汽福田和中國重汽。其中上汽乘用車全年出口量高達47.88萬輛,奇瑞汽車全年出口量45.17萬輛,屬于絕對的第一陣容;吉利汽車、五菱汽車全年出口量分別為19.8萬輛、19.35萬輛,穩居第二梯隊;長城汽車、長安汽車出口量分別為17.3萬輛、16.98萬輛,緊隨其后;江淮汽車全年出口量11.42萬輛,表現也算比較強勢了。
當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汽車出口到海外的產品,主要還是以燃油車為主,自主品牌和國產車最為強勢的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占比比較大,但是還沒有超過燃油車。2022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為104萬輛,占總出口量的33.44%,相當于1/3,基本上和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相差不大。
未來幾年時間,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持續發展,并且在很多技術層面在全球范圍內取得領先之后,在整車出口中,新能源汽車的比重應該會增加,而且由于技術和產品優勢,這些車型的產品溢價和利潤,也會隨之水漲船高,對于國產汽車走向全球市場而言,看起來非常有前途。當然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隨著國產新能源汽車的領先優勢,這些車型進入其他海外市場,當地為了對本土車企和產業進行保護,很可能進行阻礙,比如減少補貼、增加稅費等等,這些問題也都已經出現了苗頭。
所以說,雖然目前國內汽車市場依然嚴重“內卷”,但是自主品牌和國產車“窩里橫”的情況,已經得到了極大緩解,隨著國內汽車出口量在2022年超越德國,位居全球第二,今年國內汽車出口量超越日本,拿下全球第一,可能性也是非常大。國內市場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地,出口還能拿下全球第一,這樣的發展表現和規模,不得不說,令人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