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勁銷10058輛,銷量和口碑雙增長,吉利銀河L7“混”出頭!

  • 發表于: 2023-08-02 21:46:59 來源:愛卡汽車網

曾經被認為的“過渡產品”的插混車,如今卻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銷量增速遠超純電車。隨著各大自主品牌和合資車企的爭相入局,這一市場的產品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資料圖片)

但即便競爭已白熱化,依然有車型憑借高價值產品力和高用戶口碑,成為這一市場的“黑馬”。據悉,7月,吉利銀河L7依然延續上市首月的火爆局面,勁銷10058輛,助力吉利銀河強勢進入中國新勢力品牌銷量排行榜TOP10。另外,吉利7月新能源銷量達到41014輛,創年內新高,邁入新能源三強。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銀河L7在上市第二個月便迅速突破“萬輛大關”,破萬速度超越了宋PLUS DM-i(參數|詢價)等混動市場一眾的明星產品,成為混動市場最快達成“月銷破萬”的插混SUV。

吉利銀河L7熱銷的同時,吉利銀河也加快了新技術以及新車的推出步伐。在前不久的吉利內部經營工作大會上,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透露:吉利已經具備了全棧自研的AI大模型技術,或將于下半年正式對外發布汽車行業首個全場景AI大模型。同時,基于吉利AI智能技術打造的行業首款AI智能電混轎車吉利銀河L6也將在9月上市。

插混SUV又增勁敵,“銀河速度”不容小覷

今年5月31日,吉利銀河L7正式上市,上市當日即實現交付。6月5日,吉利銀河全國225家門店同時開業,規模行業罕見,當月,吉利銀河L7銷量達到9673臺。可謂開門紅。隨后,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內,吉利銀河又新增了189家門店。

當然,吉利的“銀河速度”不僅體現在渠道拓展上,也體現在銷量速度上。一直以來,比亞迪宋(參數|詢價)PLUS DM-i憑借先發優勢,在插混SUV市場“游刃有余”,而如今,吉利銀河L7以“快、準、狠”的方式,成為最快實現月銷量破萬的插混SUV車型,從插混紅海中殺出了一條血路,或許將改變這一細分市場的格局。

高銷量的背后,當然也是用戶支撐和口碑傳遞帶來的結果。有數據顯示,即便吉利銀河L7已把入門版的性價比做得極高,但依然有高達90.5%的用戶愿意選擇購買115kmMAX和115km星艦版。汽車圈有一個說法,用戶選擇入門版的多,或許是沖著價格去的,但用戶選擇高配版的多,那真的就是產品打動人。毫無疑問,吉利銀河L7已經憑借強大的產品競爭力,贏得了用戶的認可和信賴。

高價值產品力才是殺出重圍的“通行證”

吉利銀河L7為什么能在混動SUV市場熱銷?背后的邏輯很簡單:懂用戶對主流SUV的真正需求。在與大量車主溝通后發現,他們選擇吉利銀河L7的理由是安全高、性能強、寵愛副駕實用等。

以安全為例,電動汽車發生爆炸、起火事件屢見報端,電池安全性差一直是影響消費者購買純電車或者混動車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吉利銀河L7它搭載的神盾電池安全系統,通過了多家行業權威機構的電池、整車安全測試,也是行業內唯一敢于直播整車基礎安全測試的車型,為消費者構建起從電池安全到整車安全的出行堡壘。

在性能方面,吉利銀河L7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其搭載的新一代“雷神電混8848”動力系統,解決了市面上其它混動節能、性能無法兼得的短板。可實現同級最快6.9s零百加速、WLTC油耗為5.23L/100k,同級最低。虧電油耗(NEDC)為4.4L/100km,綜合續航同級最長,達到1370km。

大定數據顯示,吉利銀河L7用戶中選擇寵愛副駕的人群占比超五成。作為同級唯一的寵愛副駕,它的特點是擁有最大腿部空間,最大副駕屏,最佳觀影位,還有電動腿托,可以給家人更全面的守護。

在售后保養上,吉利銀河L7也想用戶之所想,不同于其它車型5000公里或7000公里的保養周期,吉利銀河L7平均15000公里才需保養一次,把品質要求延伸到每一個汽車零部件的打造,讓用戶的養車成本更低。

當下的混動市場,產品魚龍混雜,亂花漸欲迷人眼。而吉利銀河 L7 始終“從用戶的實際需求出發”,在在電混車性能、智能和安全等方面都做到了極致,為用戶帶來了更好的選擇,相信隨著銷量與口碑進一步提升,吉利銀河L7將在主流電混SUV市場“混”出一片天。

會說話、會搭訕、會哄娃的吉利銀河L6,要來了!

吉利銀河 L7 熱銷之際,其“超混CP”吉利銀河L6也將于9月上市。與此同時,吉利將在下半年發布全棧自研的行業首個全場景AI大模型。

據吉利方面透露,吉利銀河L6是基于吉利AI智能技術打造的行業首款AI智能電混轎車。它具備“新一代AI智能座艙十大應用場景”,自帶“AI車外語音交互、AI音樂MV、AI繪本”等社牛屬性,會和你主動搭訕、自動嗨歌,幫你哄娃。簡單來說,吉利銀河L6是一臺會說話的智能電混轎車,也是一款妥妥的“社牛神車”。可以暢想,開吉利銀河L6出門,一路上絕對不無聊。

其實,這幾年,各大車企紛紛意識到了AI對于智能汽車發展的重要性,爭先恐后涌入AI行業,但大家都只能碰一鼻子灰。因為AI大模型的開發,技術門檻高、資本門檻高、周期長,只有具備強大技術實力、強大自我造血能力的企業才可能成功。此前,有華為高管透露,AI大模型開發和訓練單次成本高達1200萬美元。

所以,很多車企對AI大模型的研究,要么處于初期的嘗試階段,甚至PPT階段,要么直接接入第三方大模型,比如奔馳使用了微軟的OpenAI服務,長安、零跑、嵐圖等車企均接力百度AI大模型。吉利就是少有的有能力做到AI大模型全棧自研的車企。

早在2021年,吉利就開始進行AI領域研究布局,在研發層面已推出包括智算中心、語言大模型等相關成果。其中,吉利睿智算中心,創新性地將智能駕駛、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云計算融為一體,云端總算力能力高達81億億次/秒,算力上榜全球500強,領先行業2-3年。語言大模型的綜合能力也達到了中文前十水平。

都說,新能源產業下半場是智能化的競爭。依托全棧自研的AI大模型,打造顛覆式的智能交互體驗,吉利將讓汽車進化成為“智慧生命體”,全面助力汽車AI智能化發展。即將上市的吉利銀河L6,作為中國AI智能電混開創者,人車對話更流暢,車機更聰明,秒懂秒回應,有望樹立高價值A級電混產品的新標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