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曝多條油車生產線或將停產,一汽-大眾迎來“敦刻爾克時刻”?

  • 發表于: 2023-08-06 10:55:03 來源:愛卡汽車網

一石激起千層浪。

難以想象,曾經國內車市的扛把子,一汽-大眾也能陷入“停產”風波。據包括汽車之家、新浪汽車等在內的媒體報道稱,在產量收縮的影響下,一汽-大眾不得不在幾大工廠基地之間調配人員,保住職工崗位避免裁員。一汽-大眾五大工廠中,長春工廠將成為人員“調配”的重災區。

這意味著,雖然是響當當的頭部車企,但一汽-大眾眼下的日子也并不好過,尤其是在新能源車滲透率迅速攀升的當下,一汽-大眾也不得不面臨轉型的陣痛,電動化的“蝴蝶”正逐漸掀起巨大的風暴,甚至一汽-大眾這艘巨輪都要“抖一抖”。


【資料圖】

不過,針對上述消息,一汽-大眾相關人士向媒體表示:并未收到相關信息,其他內部人士則稱:停產油車產線是謠言。而截至發稿前,一汽-大眾官方暫未對上述消息作出回應。

從銷量表現上看,雖然一汽-大眾銷量也面臨一定壓力,但是基本盤還是穩定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一汽-大眾累計銷量為838723輛,同比微跌2.8%,在整體排名上,雖然落后于比亞迪,但依然穩居銷量排行榜第二位,大幅領先于包括上汽大眾、廣汽豐田、上汽通用、東風日產在內的同級合資品牌。

所以,結合目前的銷量表現來看,說一汽-大眾部分油車生產線將停產或許確實是“謠言”,因為不論是從產量還是從銷量來看,一汽-大眾都不存在停產之必要。但是,也應明確,相比數年前的風光無兩,眼下一汽-大眾也面臨一定的壓力。

畢竟,從銷量和市占率來說,一汽-大眾已經被比亞迪超越,在2020年,一汽-大眾尚是國內唯一年銷超200萬輛的車企,但是到了2022年其銷量已經被比亞迪超越,此后的月度銷量中也始終被比亞迪壓力一頭。

這背后折射出的其實還是一汽-大眾面對市場轉型時慢半拍所致,其未能第一時間抓住新能源車崛起的紅利。眼下新能源車滲透率越來越高,但是對于一汽-大眾而言,新能源車雖然也推出了幾款,但是銷量卻不盡人意。

今年上半年,一汽-大眾兩款主銷純電車ID.4 CROZZ(參數|詢價)和ID.6 CROZZ(參數|詢價)車型累計銷量分別為13800輛和6247輛,這樣的成績不僅難以和比亞迪、特斯拉等一線新能源豪強抗爭,甚至無法和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匹敵。

值得關注的是,相比于一汽-大眾的天津華北基地、青島華東基地、成都西南基地和佛山華南基地,此次被曝出人員“調配”重災區的長春工廠也是一汽-大眾規模最大、人數最多,同時也是歷史最為悠久的工廠。

這也意味著其生產線和產品或許也面臨較大的市場壓力,而人員的調配或許也屬于正常情況,部分燃油車生產線停產的消息很可能也并非空穴來風,而是一汽-大眾整體轉型新能源的必經陣痛。

事實上作為嚴重依賴燃油車和中國市場的車企,在汽車新四化的大潮下,大眾汽車業績也開始承壓。

大眾汽車2023年上半年度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大眾汽車營收為1563億歐元,同比增長18%,營業利潤為113億歐元,同比下降14%,營業利潤率達7.3%,而去年同期為10%。

2023年上半年大眾汽車共交付437.2萬輛,同比增長12.8%,其中中國市場大眾汽車全球銷量的占比從37.9%下降至33.2%,這對于以往中國市場份額占比近40%的大眾而言,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

寫在最后:

當然,需要強調的是,有關“一汽-大眾多條油車生產線將停產”的消息還應以官方通報為準,而作為廠家還是應盡快回應公眾關切。不過在筆者看來,此消息真也好、假也罷,都無法改變一汽-大眾正經歷新能源轉型陣痛期的事實,當然這不僅是一汽-大眾的陣痛期,同樣也是包括豐田、本田、日產、通用等在內的諸多以燃油車為主銷車型的外資車企所面臨的共同問題。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本文作者金陵,轉載需注明出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