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3.7萬,大眾ID.3訂單直接破萬,合資品牌是時候放下身段了?

  • 發表于: 2023-08-11 16:58:35 來源:愛卡汽車網


(資料圖)

如今,國內汽車市場的電氣化轉型已經進入了新階段。今年6月份,新能源汽車在市場的滲透率已經達到了35.1%,每賣出3輛新車,就有1輛車是新能源。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新賽道上,合資車企卻全面落后了,中美車系占據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絕大多數份額,這讓原本順風順水的合資車企(尤其是德日系)感受到了巨大壓力。

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上汽大眾打響了新能源汽車賽道“自我革命”的槍聲。7月初,上汽大眾宣布ID.3(參數|詢價)車型限時優惠,立減3.7萬元,原本16.2888萬元的純凈智享版,如今只要12.59萬元。如果感興趣的大家再去終端經銷商問問,可能還會有小萬把塊錢的終端優惠。上汽大眾的降價,效果也是立竿見影,8月初上汽大眾發來捷報,大眾 ID.3車型7月訂單量破萬,最高單日訂單達950輛,環比增長689%。

一時間,大眾ID.3成為緊湊級純電轎車的大熱門,訂單成績也是讓一眾合資車企羨慕不已。從性價比上來看,大眾ID.3確實很香。在12萬元級的純電轎車市場,大眾ID.3要動力動力夠用,要續航續航略有優勢,車身尺寸也比同級產品大一丟丟,如果再考慮到四輪獨立懸架帶來的底盤操控,大眾ID.3確實物有所值。唯獨車機系統的流暢度和人機交互系統存在短板,但是就買菜代步來說,問題倒也不算嚴重。

從大眾ID.3一番操作不難看出,只有把價格真正降下來,新能源產品才會有流量和關注度,才能進一步轉化成產品訂單。今年年初,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經銷商先后針對自家不暢銷的bZ4車型優惠數萬元,近段時間東風日產艾睿雅也是一口氣從27.28萬元降到了19.99萬元起,凱迪拉克首款純電中大型SUV LYRIQ銳歌(參數|詢價)更是全系降價6萬元。但實際上,很多合資新能源車型降價的套路多于誠意,產品價格仍然要比同級別中國品牌新能源車型貴一些,所以市場反饋也并不理想。

這就反映出一個問題,合資車企的降價,更多還是被動地調整,并非主動挑起價格戰,價格依舊是合資新能源產品的短板。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合資品牌在電氣化進程中存有思想包袱,燃油車時代合資比自主貴,新能源汽車時代也要積極維護自身的品牌價值。

另一方面,合資車企的研發總部多在海外,產品設計要面向全球,電氣化轉型成本偏高,產品又形不成規模效應,產品的邊際成本不能有效控制。最后,合資車企燃油車的價格體系已經相對穩定,合資車企介入新能源車型的價格戰,容易導致內部價格體系的崩盤。

或許德國人怎么也想不明白,在歐洲賣4萬歐元的ID.3能拿銷量冠軍,在國內只要2萬歐元的ID.3,卻還得搭上7-8折的市場折扣。快速發展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給眾多合資車企,尤其是傳統燃油車企,好好地上了一課。如何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站穩腳跟,如何降本增效,是未來合資車企的大難題。以大眾ID.3為例,做好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推行成本更低的磷酸鐵鋰電池版本,加強與小鵬汽車的智能化車機共享,可以讓大眾ID.3在價格戰中保持更大優勢。

在電氣化轉型的新階段,新能源汽車產品的試錯、容錯率要比燃油車好得多,消費者對產品品牌的加成逐漸弱化,價格成為消費者選車最關鍵的因素。只有把價格定在大家的消費預期上,大家才能接受你的產品。未來一段時間,價格戰會是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題,如何通過價格戰打個翻身仗,合資車企“亞歷山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