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突然。東風本田于近日召開干部會議宣布,鄭純楷不再擔任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調
任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長;東風本田副總經理潘建新主持工作。
(相關資料圖)
也就是說,東風集團未就東風本田中方一把手做出更新的安排,這種空缺在東風本田的歷史上比較罕見。
但據業內預測,潘建新執掌東風本田的可能性很大。同時,業內人士也指出,在中國汽車市場風光了十幾年的東風本田,目前的處境極其堪憂,而以潘建新的履歷,或無力解決這個殘局。
公開信息顯示,自 2017 年上任至今,鄭純楷已經在此崗位整整 6 年。在此期間,鄭純楷曾救東風本田于水火之中,力挽狂瀾,并迎來了一陣“黃金時代”。
2018 年,東風本田年銷量接近 70 萬輛,創下了企業成立以來最好戰績。2019 年,東風本田銷量為 78.89 萬輛,再創新高。甚至在疫情影響下的 2020 年,東風本田也再次創下新的記錄,年銷突破 85 萬輛,同比增長 6%,在萬眾矚目中稱為逆勢增長的典范。
彼時,興奮的鄭純楷為2021年的東風本田定下了“沖擊 100 萬年銷量”的雄偉目標,站在 2020 年銷量 85 萬的基礎上來看,東風本田距離這個目標只有一步之遙。
然而,新能源浪潮來得過于兇猛和出人意料,在本該無甚風浪的2022年、2023年,鄭純楷所執掌的東風本田陷入極速的下滑旋渦中。
據東風集團發布的產銷數據,2023年1-6月,東風本田累計銷量為 22.7 萬輛,同比下滑 32.8%,成為日系合資品牌中下滑幅度最大車企。尤其是電動化方面,今年東風本田新能源車型累計銷量不足 7000 輛。在產品落后于時代的新能源大背景下,就算是曾經力挽狂瀾的鄭純楷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產品端,東風本田明星產品CR-V(參數|詢價),思域(參數|詢價)銷量大幅下滑,其節油、操控性的優勢已無法打動消費者。而且,鄭純楷宣揚的電動化戰略,更多流于口頭,目前僅有 e:NS1 一款純電車型在售,銷量也是幾乎可忽略不計。
可以說,2023年的東風本田已經陷入了徹底的迷茫之中。
對此,相關專家分析認為,當前中國汽車市場像一個平行世界,本土品牌崛起、合資企業下滑,新能源車崛起、傳統燃油車下落。而東風本田同時開辟兩個戰場,既要堅守傳統燃油車市場,又要積極開拓新能源車市場。然而,戰略選擇不突出,兩個戰場同時用力,最后導致傳統燃油車市場失手,新能源車市場沒有建樹。
“該是東風本田做戰略選擇的時候了”,專家建議。
顯然,2023年的東風本田已經意識到自己的艱難處境。在前不久東風本田20周年成立大會上,這家合資公司尷尬地“慶生”——只有過去,沒有未來。
在當天東風本田公布了其“面向未來”的代號為“創未來2030”的新戰略。這個新戰略的核心是:2027年東風本田將不再投放燃油新車,2030年前累計推出10款以上純電動車型。同時,東風本田將依托e:NS、e:HEV/e:PHEV強電智混以及全新自主品牌車型的產品矩陣,全面構筑東風本田品牌。
實際上,這些新戰略基本都是此前已經公布過的事情。比如在2027年不再投放燃油新車,則是本田在2021年“中國電動化戰略發布會”上的老動作了。當時除了對外宣布將全面開啟電動化轉型的消息,本田還帶來了名為“e:N”的全新電動車品牌。同時,本田還計劃在未來的5年內(2027年之前),連續推出10款本田品牌純電動車,全面提速推進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布局。
但遺憾的是,即使是在20周年這一關鍵節點上,東風本田對未來也并沒有拿出更清晰的路線圖。
“盡管東風本田規劃了宏偉藍圖,但時間不等人,起碼在中國市場上是如此?!边@是事實,不得不令繼任者頭疼。
相較于技術派出身的鄭純楷,潘建新已經執掌多年東風本田的銷售工作,對于眼下中國的這股電動化浪潮,潘建新似乎有更大的自信,其曾表示,“我們有信心、有底氣、有實力重塑市場認知,并將東風Honda在燃油時代的輝煌延續至電動時代?!?/p>
至于信心源于何處,不得而知。
對于潘建新的工作,專業人士曾評價:“得益于東風本田體系力的完整,前幾年的潘建新面對的壓力并不大,不斷上漲的銷量也掩蓋了營銷方面的羸弱。但梳理下來,其實潘建新主導的東風本田營銷工作,很難讓人記住有哪些營銷亮點,就像當初本田強推的純電車e:NS1(參數|詢價)的名字一樣,至今有很多人讀不出它的發音,對其印象也是十分模糊?!?/p>
確實如此。在電動化時代,玩法和營銷模式已經完全不同,于東風本田而言,卻仍是只在強調改變,至于如何改變,并沒有明確的說法。
如今,鄭純楷時代已經落幕,潘建新能否如愿接任,尚未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東風本田由誰出任中方一把手,將成為決定企業生死的關鍵一任。(采寫|汽車有智慧 火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