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沃之變“不簡單”

  • 發表于: 2023-08-24 13:46:47 來源:愛卡汽車網

4個月前的上海車展前夕,時任沃爾沃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的欽培吉,因為一句“新勢力會的,我們三年就學會了;我們會的,新勢力十年也學不會”而成為輿論中心;沒想到在4個月后的成都車展前夕,欽培吉卻因為突然“被離職”而再次登上行業熱搜。

實際上,正如很多業內人士所說,一般汽車行業內的人事變動并沒有太多可關注的,但是這次沃爾沃的變動卻引發了行業的普遍追蹤,究其原因就是大家都覺著這次調整“不簡單”。

人事突變=沃爾沃收權?


(資料圖)

8月17日晚,沃爾沃一則內部通報引發汽車行業的朋友圈“地震”。該通報稱,現任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經理欽培吉將離開沃爾沃汽車公司,尋求外部發展;而沃爾沃日本區總經理潘鶴松(Martin Persson)調回中國,擔任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經理。這次人事調整讓沃爾沃內部人士都感嘆很突然。

當然,除了“突然”,根據當時有媒體公布的通報內容來看,沃爾沃對大中華區的管理也明顯收緊,潘鶴松將直接匯報給沃爾沃首席商務官兼副CEO安伯揚(Bj?rn Annwall);沃爾沃大中華區總裁袁小林職務不變,其將向首席執行官駱文襟(Jim Rowan)匯報。針對當時的這些消息來看,行業內不少人士都解讀為沃爾沃大中華區“被奪權”。

然而對于外界的這些猜測,沃爾沃和其母公司吉利雙方始終沒有對外明確表態,在經過幾天的發酵后,8月21日,吉利方面對外正式宣布,欽培吉將加盟吉利汽車集團,出任吉利汽車集團銷售公司副總經理。

與此同時,吉利方面在新聞稿中也明確現任沃爾沃汽車日本公司總經理潘鶴松(Martin Persson)將重返中國,擔任沃爾沃汽車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但是他匯報對象還是袁小林,并不是此前傳言的安伯揚。

有行業人士分析,吉利的這一紙通告一方面給包括欽培吉在內的中方管理人員撐了腰,同時從最終變化來看也說明在和沃爾沃的周旋中雙方互有妥協。

駱文襟的“種子”

收權中國市場,跨界而來的駱文襟究竟要做什么?這恐怕是目前大多數人的疑問。

2010年,當時以18億美元收購沃爾沃的吉利,可謂是救其于水火。這13年間,沃爾沃不僅擺脫了虧損,連續10年實現盈利,而且2022年銷量達到80萬輛,創歷史新高。根據沃爾沃最新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營業收入達到1022億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06億元),同比勁增43%,利潤率為6.3%。

作為當時中國企業首次收購歐洲高端汽車品牌,吉利在對待沃爾沃的問題上相當開放。一方面最大限度的保證了沃爾沃發展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在電動化和網聯化方面給予沃爾沃最大支持,使其在轉型上更加快速。可以說,通過這十幾年的運作,吉利用實際行動終結了當初外界對其收購沃爾沃的質疑。

吉利給足了沃爾沃發展的空間,但是在外界看來,“翅膀硬起來”的沃爾沃單飛的心卻越來越明顯了。尤其是前兩年,雙方在關于合并問題上的磋商結果,并沒有實現股權層面的合并,而是聚焦在技術層面上的協同。當時的很多分析就認為沃爾沃有點“過河拆橋”的意思,隨著收益越來越好,翅膀越來越硬,沃爾沃“脫吉”的心似乎也越來越強烈。

但是不管怎樣,需要明確一點的是,沃爾沃還是隸屬于吉利集團旗下的。而且對于中國市場的作用,以駱文襟為核心的沃爾沃領導層也看得很明白,尤其是在今年5月首次中國行之后,他曾明確表示,“沃爾沃汽車始終重視中國市場,可以說中國是沃爾沃汽車的第二故鄉。”

而對于他口中的“第二故鄉”,駱文襟想必有更多期許,尤其是在沃爾沃電動化戰略的時間表下,沃爾沃在華的起步雖早,但是現實卻受制于多方因素難以有明顯推進。尤其是在今年上海車展亮相并計劃下半年發布投產的EX90因軟件問題不得不推遲,無疑會直接影響其產品推進節奏。雖然明白歸明白,但是駱文襟此次將中方本土高管們的撤換,與其強調的本土化似乎又背道而馳。

有人說,跨界而來的駱文襟給沃爾沃帶來了不一樣的氛圍,尤其是他在黑莓和戴森的工作經歷,讓他對智能和用戶體驗擁有更深刻理解。在他看來,中國是沃爾沃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以及創新的沃土,而在這片“沃土”上,駱文襟究竟種下了什么樣的種子,又會結出什么樣的果實?一切待秋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