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慣了國內比亞迪車展現場人山人海的局面,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比亞迪如果在海外的國際性車展中,又會是什么局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車企踢館慕尼黑,車展現場成“個人秀”
還真別說,近期真有個國際上很有名的車展開幕了,同時又有中國新能源汽車登陸歐洲。作為全球最負盛名的國際性車展之一,此屆德國慕尼黑車展官方名稱為: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IAA MOBILITY 2023),然而卻成了比亞迪的“個人秀”。
9月4日,德國慕尼黑車展開幕,比亞迪攜海豹、宋PLUS EV(參數|詢價)冠軍版、元PLUS(海外命名為BYD ATTO 3)、海豚、漢以及騰勢D9(參數|詢價)共6款新能源車“踢館”慕尼黑。其中,比亞迪海豹(參數|詢價)正式啟動預售并公布售價;宋PLUS EV冠軍版首次與歐洲消費者見面,并將于不久后在歐洲上市。
德國慕尼黑車展現場,來自中國的比亞迪、小鵬、零跑、阿維塔等近50家車企均參與其中,整車企業和供應商齊上陣,此次參展的中國車企數量是2021年時的近2倍,在這背后,卻是全球電動化時代競爭的新格局雛形。來到比亞迪展臺,現場人山人海比之國內比亞迪展臺有過之而無不及,要知道,此次比亞迪展臺規模已經超過梅賽德斯-奔馳,占地面積達到915平方米,是此屆參展廠商最大的,這就是實力的一部分。
今時不同往日,今天中國車企在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技術等領域已然走在世界前列,讓更多中國車企、供應商有了話語權。面對中國企業此次的“秀肌肉”,外媒也是罕見的毫不吝嗇的夸贊,其中英國《路透社》表示:本屆慕尼黑車展的焦點都聚集在了中國電動汽車上,中企光芒蓋過本土企業;德國《經濟周刊》表示:從2023年開始,中國汽車制造商在創新領域首次超過德國汽車制造商,慕尼黑車展將是“中國人的IAA”;美國媒體表示:慕尼黑車展不再是德國的主場,已經成為中國車企的“個人秀”。從貶低到諷刺,再到今天的夸贊,中國車企已經讓世界認識到了“中國智造”。
一拆還不夠,瑞銀聯合UBS Evidence Lab搞二拆
慕尼黑國際車展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中國車企旗下車型在別處又一次站在世界舞臺,9月4日,瑞銀舉行全球首場比亞迪海豹拆解部件展示與研討會,并和UBS Evidence Lab合作拆解,邀請電動車行業的專家一同研究和探討。這也是繼日經BP社拆解海豹后的又一次對比亞迪海豹的拆解,當時的日經BP社詳盡分析了海豹的車身架構、電池、驅動電機總成以及各種控制電子器件,這不僅是日經BP社繼拆解日產、特斯拉、大眾等品牌后,首次對一家中國汽車品牌進行研究拆解,給出高度評價的同時,還面向汽車工程師群體出版了一套單價為88萬日元(折合人民幣約4.5萬元左右)的書籍,與其同步的還有價格高達132萬日元(折合人民幣約6.74萬元)的在線服務。
這一次的瑞銀,從2017年拆解Bolt,2018年拆解特斯拉Model 3(參數|詢價),2021年拆解大眾ID.3(參數|詢價),每一款都為熱門新車,此次對比亞迪海豹的拆解,足以說明該車的技術、市場影響力已經獲得廣泛認可和關注。確實,比亞迪如今的影響力毋庸置疑,從銷量、市場影響力以及認可度方面,都廣受大眾認可。從刀片電池,到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再到全球領先的三電系統,作為e平臺3.0的集大成之作,海豹的身上,兼備比亞迪當下前沿的核心技術和競爭優勢,承載著怎樣的比亞迪重要的技術和理念,因而外界將其視作打開比亞迪新能源寶庫的鑰匙,先后被瑞銀和日經BP社兩個組織拆解以深度分析研究也不奇怪。
兩大事件的背后反映了什么問題?
那么問題來了,兩大事件同時發生,背后反映了什么問題?
在我看來,這些不僅很好的體現出比亞迪如今在全球的影響力和威望,激起了全球性好奇,同樣比亞迪“海豹”中承載的新理念、新技術,也引發了行業震顫和危機感。要知道,在歐洲市場中,當下雖然也有數不清的新能源汽車,但說實話,它們正如國內在售的一些進口純電車一般,產品力一般的情況下,反倒是價格絲毫不低,比起中國新能源汽車來講并不具備什么競爭力,也因此沒什么好的市場表現,畢竟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之前從來都是我們羨慕別人,我們研究別人,但到了今天,角色已然發生變動。從羨慕別人、研究別人,到被別人羨慕、被別人研究,背后的艱辛和不易難以用言語形容。而在這背后,更是比亞迪長久以來始終如一的持續用技術書寫電動汽車行業的新理念,也帶動了電動汽車行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兩鎖”將開,出海已是定局
當然,海外畢竟不是國內,海外遍地都是有數十上百年的車企,想在海外占據一定市場份額談何容易。想要長久走下去且獲得一定成就,勢必需要在產品和技術層面保持領先優勢,這對于比亞迪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并且還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市場、消費以及文化等環境差異。不過今天的比亞迪,也遠不是之前的比亞迪,根據MarkLines公司的數據,比亞迪2023年上半年全球新車銷量同比增長96%至125萬輛,其銷量超過德國梅賽德斯-奔馳和BMW寶馬,進入全球汽車品牌銷量前十,并且隨著國外新生產基地的布局和投產以及滾裝船的交付,困擾海外業務發展的“兩把鎖”將開,目前的比亞迪已在海外多地站穩腳跟,出海已是定局。
今天的比亞迪,不僅在技術上不斷向上突破,全球化策略進展同樣順利,其新能源汽車已然遍布全球54個國家及地區。基礎打牢了,才更有拓展性,產品和技術在全球電動車行業的引領性有目共睹,慕尼黑車展的“個人秀”和瑞銀二拆比亞迪海豹,也是意料之中。今天的中國,已然成為新能源汽車強國,多家車企能夠實現全棧自研,慕尼黑車展開幕,比亞迪更以技術“為帆”攜手更多中國品牌走向世界大舞臺,相信用不了多久,屬于中國的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級品牌便會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