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起亞合作無限期擱置后,蘋果造車計劃再遭潛在合作方推拒。面對智能駕駛這一新鮮的蛋糕,老牌車企與科技巨頭的利益之爭,也已暗流涌動。
據《金融時報》當地時間15日報道,日本老牌車企日產當天公告回應聯手蘋果造車一事稱,公司并不在蘋果汽車的討論范圍內。“我們沒有和蘋果談判,”日產發言人說,“但日產始終對合作以及更多的合作對象保持開放態度以加速行業轉型。”
根據報道所說,這個接觸很短暫,而且自從雙方對蘋果車的品牌產生歧見后,討論并未升高至資深管理階層。據悉,談判的轉折點是蘋果要求日產生產帶有蘋果品牌的汽車,但這項要求形同把日產降級至硬體供應商地位。
對此,日產發言人拒絕進一步置評,蘋果方面則沒有立即發表評論。當天下午早些時候,日產股價逆勢大幅下跌3.7%。
日產之前,蘋果與韓國現代集團及其旗下起亞集團有關造車的談判據稱也已遭擱置,原因與日產如出一轍:不想像富士康之于蘋果手機一樣,淪為蘋果汽車的純合同制造商。
除了日產、起亞之外,這也是其他蘋果汽車潛在合作車企所顧慮的一點。在接連遭到推拒之后,對于蘋果來說,可供的選擇已不多了。這或許將是其2016年啟動造車計劃后遇到的又一大難題。
考慮到蘋果最快也得到2024年才能成功造車,隨著這一難題出現,此次蘋果新品推出周期似乎會比想象得更長一些。CNN評論稱,所有這些都讓人覺得,蘋果汽車總是在來的路上,但永遠不會真正到來。
CNN認為,關鍵問題在于,蘋果想以何種形式,跨足規模數兆美元的自駕車產業?是自行研發自駕車、找其他車廠合作、研發汽車軟體,或是全權生產其他產品?
顧問機構GuidehouseInsights汽車業分析師艾布爾·薩密德認為,蘋果也許對Robotaxi等汽車服務更感興趣,以期在智能手機市場飽和之際,繼續擴大付費服務增加營收。
需要指出的是,此前,蘋果已投資中國共享汽車平臺滴滴出行,還在2019年收購了自駕車新創公司Drive.ai,而Drive.ai正與叫車平臺Lyft合作一項Robotaxi計劃。
艾布爾·薩密德指出,蘋果找車廠結盟研發蘋果汽車,讓人想起之前各界都在揣測蘋果正在研發電視機的情況,但蘋果反而是推出小型電視機上盒AppeleTV,“他們選擇不推出電視機,原因是利潤太低,也無法創造出比現有產品更好的東西。”
此外,不論蘋果最后選擇走哪條路,都必須與汽車制造商競爭,還得跟科技和新創公司爭奪人才和市占率。亞馬遜收購的自駕車新創公司Zoox,據傳已挖角蘋果的汽車人才。蘋果則從保時捷、谷歌旗下自駕車事業Waymo,以及特斯拉等公司挖角專業人才,包括挖角一名監督Model3研發的主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全球老牌頭部車企大眾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近日在接受《法蘭克福匯報》采訪時表示,該并不擔心蘋果計劃推出可能采用其電池技術的乘用車。
“汽車行業不是一個你可以一下子就接管的典型科技行業,”他說,“蘋果不會在一夜之間管理好這一切。”(何律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