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智行推自研車規級計算單元方案 自動駕駛外型設計曝光

  • 發表于: 2022-01-20 16:06:02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1月20日,小馬智行首度公開第六代面向L4車規級量產設計的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外型設計、傳感器及計算平臺方案。同時宣布,推出自研車規級計算單元方案,將搭載英偉達 DRIVE Orin™ (SoC)系統級芯片。

記者從小馬智行了解到,第一批搭載小馬智行L4車規級量產硬件系統的車型為豐田S-AM,這款基于7座賽那混動平臺的車型將于今年年內開啟道路測試,2023年上半年投入自動駕駛出行服務(Robotaxi)日常運營。如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彭軍所說,小馬智行重要戰略目標之一便是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在乘用車領域的應用。據悉,目前小馬智行在全球范圍內已經積累了超過1000萬公里自動駕駛公開道路測試里程,接下來,將繼續加大技術投入,擴大Robotaxi的運營規模。“此次豐田S-AM車型加入PonyPilot+車隊,是小馬智行與豐田深度戰略合作的又一重大成果。而全新一代面向L4車規量產設計的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將進一步提升技術可靠性,并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規模化應用落地。”彭軍說。

小馬智行與豐田的合作可追溯至2019年,當時雙方合作探討中國版S-AM的自動駕駛化可行性。相比上一代系統,小馬智行新一代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繼續沿用多傳感器深度融合(Sensor Fusion)技術路線,在傳感器數量、選型上實現向量產方向的全面升級。同時,首次大規模采用固態激光雷達,傳感器總量達23個,其中自研信號燈識別攝像頭分辨率提升1.5倍。

與此同時,小馬智行對于核心硬件的深入研發,也將在新一代系統中體現。據悉,這套量產級系統方案采用小馬智行自研車規級L4自動駕駛計算單元,引入車規級英偉達DRIVE Orin系統級(SoC)芯片,性能更強、帶寬更高、時延更低。通過與產業鏈合作,實現車規級量產。

全新計算單元將于2022年底開始量產。來自小馬智行的公開信息顯示,相比上一代計算單元,全新一代單元的算力預計提升至少30%,重量則減輕至少30%,成本降低至少30%。結合前代計算平臺的經驗,水冷散熱方案也得到優化升級。

早在2017年,小馬智行便與英偉達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并首次使用英偉達DRIVE平臺。2021年5月起,小馬智行開始與英偉達合作研發基于Orin的自動駕駛計算單元。基于與英偉達的戰略合作和深度定制,小馬智行開創性地推出具備不同芯片配置的多種計算單元方案,基于一個或多個英偉達Orin系統級芯片以及車規級英偉達Ampere架構GPU,可同時滿足自動駕駛乘用車以及自動駕駛商用車研發的技術要求,加速小馬智行實現自動駕駛技術的規模化量產。

新一代系統擁有多層冗余,包括完備的軟件、運算平臺以及車輛平臺冗余系統,在最大程度上平衡場景覆蓋度以及安全處理機制。在緊急情況下可實現安全靠邊停車或安全車道線內停車,將安全風險降到最低。“新系統面向車規級量產設計,從感知、算力、安全冗余等各個層面都實現質的飛躍。在無數次技術迭代過程中,小馬智行積累了關鍵技術實力,同時也向規模化應用邁出了堅實一步。”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樓天城說。

此次公開的車規級L4與自研車規級計算單元,可謂小馬智行在自動駕駛規模化、量產化方面的又一切實成果。事實上,小馬智行始終引領創新。去年12月,小馬智行成為首個在中國公開高速公路進行自動駕駛卡車路測的公司,也是惟一一個在北京及廣州都擁有自動駕駛卡車路測牌照的公司;11月,小馬智行作為首批在北京獲準進行自動駕駛Robotaxi商業化試點許可的企業之一,目前,它也是首批在國內四大一線城市均進行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的公司。彭軍表示,未來,小馬智行將繼續引領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創新,加速自動駕駛技術的規模化量產。(萬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