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金融服務并不是“一錘子買賣”,除了用心了解客戶需求,提供普惠、便利的分期方案,切實守護車輛資產安全也是服務的一環。近日,易鑫金融經理唐楊就在西雙版納幫助客戶成功追回了涉騙車輛,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護航者”的角色。
協助客戶,關口追回涉騙車輛
“唐經理,我的車被‘借’走一個月了不還,能幫我‘追’一下嗎?”
打來這通電話的是客戶桑波(化名)。他在年前買了一輛SUV,沒開幾天就被朋友“借”走,如今更是一月不還、電話停機。桑波很懊悔,像這種情況,報了警但“說不清是被詐騙還是經濟糾紛”。他也很清楚,車輛安全應該是由個人來負責,但自己又不具備查找車輛的能力,情急之下,便求助于為他辦理分期的唐楊。
唐楊寬慰了對方。他告訴桑波,易鑫設有消費者權益維護部門,緊急情況下,客戶可在提供報警三聯單的前提下,申請調取車輛定位以協助尋車。比如桑波的車,就屬于“抵押車輛疑似被盜”。24小時后,桑波看到了車輛最近的行駛軌跡——竟然一直在邊境線周邊轉悠。唐楊按經驗判斷,桑波這位“朋友”很可能想把車開到老撾“出手”。
事不宜遲,唐楊建議桑波以車主身份,將車輛疑似被盜的信息上報。邊檢部門很快回復,正常過境并不違法,不能對車輛進行控制,但可以及時通知車主。
一周之后,桑波接到通知,他的車正在50公里外的關口辦理過關手續。唐楊估算,過關流程至多2小時,要截下車最好在1小時內趕到現場。他隨即聯系桑波,同時召集幾個工作人員陪同到邊檢,終于在停車場找到了“失蹤”許久的車輛。
上圖:易鑫金融經理唐楊(后排居中)和他的西雙版納團隊
用制度降低欺詐風險
不只是事后幫助客戶追回車輛,作為一家專業的汽車金融交易平臺,易鑫已擁有超過400萬融資購車用戶,服務如此大的客群體量,用制度降低欺詐風險更為關鍵。一方面,是保障車輛資產安全,同時也避免“一刀切”,要盡可能地為真正有融資購車需求的客戶提供幫助。
這個工作,不僅有賴于易鑫智能風控系統的日趨完善,也要依托一線顧問的“在地”服務能力。很多時候,為了甄別客戶的購車用途和使用場景,上門家訪必不可少。在西雙版納,這是相當有難度的。以跟老撾接壤的勐海縣為例,種植茶樹的拉祜族村寨基本都在山里,服務當地購車的茶農,要沿著陡峭的山路上到半山。一路不僅要穿過煙霧繚繞的密林,有時還會因地點偏僻失去信號無法導航。一次當地茶農購車,唐楊和同事早上11點出發,直到傍晚都沒找到客戶具體位置,后來是靠著一路詢問村民才終于抵達。雖然路途跋涉,但也正是這次實地走訪,讓唐楊了解到客戶不僅種茶,空閑還到工地協助運輸,“有妥當的用車場景,分期意愿很真實”,有了這份補充說明材料,客戶的分期申請順利過審。
上圖:易鑫金融顧問服務走進當地佤族村寨
不僅是唐楊,易鑫成立十年來,遍布全國的近4000名顧問,扎根一線,用腳丈量出了一方田野鄉間的用車市場。如今,隨著汽車消費進一步加快向下沉市場發展,易鑫的普惠融資服務也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在依托科技實力和產品服務創新、鏈接產業鏈上下游、合力推動汽車消費的同時,以負責任的態度,堅決保護消費者利益、保障資產安全,充分發揮“護航者”的作用,這是易鑫堅定不移的服務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