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在江南“邂逅”萬物生發

  • 發表于: 2023-03-06 07:56:45 來源:中國氣象局

今天是驚蟄節氣

驚蟄


(資料圖片)

我國南方大部

氣溫回升、雨水漸豐、春雷乍動

萬物開始萌發

萬物萌發

驚蟄

節氣

本期《行走的二十四節氣》

沿著初雷的腳步

來到江南大地——浙江

驚蟄節氣,走進浙江紹興

探訪竺可楨故居

和紹興氣象博物館

品味竺可楨先生與物候學的故事

聆聽節氣與物候的“對話”?????

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穿越千年的古老智慧

驚蟄節氣,春茶萌芽、油菜花開

01

第一站:聽!春天近了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驚蟄是一個

反映自然物候的節氣

“驚蟄始雷”

但從全國自然物候進程來看

各地春雷始鳴的時間

大不相同

驚蟄節氣,春雷始鳴  圖/unsplash

云南南部

在1月底前后即可聞初雷

但北京的初雷日

則多出現在4月下旬

黃河流域的初雷通常在三月末

而長江流域

特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

就較為契合

“驚蟄始雷”這一氣候規律了

省會級城市平均初雷日期  制圖/趙淼

不過

雖然大家不能

共同“聆聽”這個節氣

但卻可以同樣“感受”這個節氣

驚蟄時節的江南

幾聲春雷伴著春雨

山水倏忽明麗起來了

西子湖畔的柳浪聞鶯

西塘古鎮的杏花微雨

還有桃花島上的灼灼其華

浙江的山水湖田

處處春意融融

美不勝收

驚蟄時節油菜花開

02

第二站:尋!萬物“新生”

驚蟄

也被視為我國春耕開始的節令

此時,長江中下游、淮河流域

小麥開始拔節

油菜開始見花

隨著氣溫逐步回升

茶樹也漸漸萌發新芽

采制春茶

驚蟄,是采制春茶的第一個節氣。古語有云:“驚蟄過,茶脫殼”。驚蟄過后,茶芽開始從芽苞和魚葉中萌動而出,茶芽外面的鱗片隨之自然脫落,好似脫殼一般,寓意著新茶來了。

驚蟄,采春茶

光照、溫度和空氣濕度

是茶葉生長、產量和品質形成的

主要氣象因素。”

國家級首席氣象專家

浙江省氣象局正研級高級工程師

金志鳳介紹

驚蟄時節

浙江多地出現初雷

雷雨天氣對茶樹生長非常有利

一方面,茶樹喜濕

另一方面,打雷可以電離空氣

使空氣中氧氣和氮氣反應

生成一氧化氮

伴隨著雨水匯入到土壤

最終轉化成氮肥供茶樹生長

驚蟄,采春茶

驚蟄節氣

恰是一年中天氣轉暖

萬物復蘇、蟄蟲驚醒的時候

在浙江省紹興市下轄的諸暨市

栽桑養蠶歷史悠久

在驚蟄日

至今仍保留著“踢蠶花”的習俗

“踢蠶花”

在諸暨,每年驚蟄的前幾天,蠶婦多懷裝蠶種,到村中祠堂上供點香,舉行“踢蠶花”儀式,并用竹篾絲和彩紙制成蠶狀模樣,俗稱“蠶花”,祈福后拿回家置于灶司前,以祈求當年蠶壯繭大。

踢蠶花 供圖/紹興市大禹蠶種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03

第三站:“尋夢”物候學開始的地方

紹興城東二十公里的

東關古鎮

竺可楨先生故居坐落于此

在這里,竺可楨度過了

童年和青少年時期

光陰流轉

古屋里寒來暑往

春天雨滴打在青石板上的“滴答”

夏夜里久不停歇的蟬鳴

秋風起百花凋零落葉滿庭

冬日早晨的清霜

或許正是這些院落里的

季節交替、物象變化

啟迪竺可楨走上

探索、解讀大自然語言之路

博物館里展出的竺可楨生前的工作物品 

走進位于紹興古城中心地段的

氣象博物館

展陳內容豐富

形式多樣

紹興氣象博物館 

從照相機、手表、高度表、

野外旅行包等

竺可楨生前野外考察時使用的實物

到故居書房、學成歸國

浙大西遷、申請入黨

一幕幕歷史場景

以雕塑造型、油畫墻繪等形式再現

時空仿佛在這里回溯

把我們帶到那個年代

與大師相遇

坐標:紹興氣象博物館

4月7日星期二 南京 

晨雷雨 上午有霧 午有雷……

玉蘭盛開 杏花落 寓中白櫻花開”

4月10日星期四 重慶 晴……

沿途洋槐已開”

在保存至今的

1300多萬字的竺可楨日記中

物候記錄俯拾皆是

博物館里展出的竺可楨生前的工作物品 

竺可楨先生始終關注并盡畢生之力

開展氣候變化研究

他關于氣候變化的一系列奠基性研究

對于人們今天認識

這一全球重大問題

仍具有基礎的科學意義

04

第四站:氣候變暖,物候有哪些變化?

物候,常被稱為大自然的語言

物候學,通過充分認識

自然界的植物(包括農作物)

動物和環境條件

(氣候、水文、土壤條件)

的周期變化并掌握其規律

實現“古為今用”

那么,隨著氣候變暖

驚蟄時節,物候對作物的影響

有哪些變化呢

驚蟄期間,隨著氣溫回升

浙江地區的油菜

陸續進入開花期

這一時期

氣溫對油菜的

生長發育和品質影響非常大

衢州市氣象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

丁麗華表示:

“氣候變暖會使得油菜等農作物

可種植區域擴大

但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天氣

如凍害、連陰雨和干旱等

會給油菜的品質和產量

帶來嚴重影響。

驚蟄,油菜花開

有研究表明

極端低溫天數每增加1天

油菜產量將減產0.53%至0.79%

緯度較低地區的油菜單產

更容易因氣候變暖而減產

隨著氣候變暖

油菜開花期也出現了

不同程度的提前

氣候變化對春茶生長

也會造成很大影響

金志鳳表示

“在氣候變化背景下

浙江省光溫水資源的變化

對茶樹種植布局、生長發育

產量和品質形成有較大影響。”

關于驚蟄的故事

暫且講這些

希望

2023年

風調~雨順~

中國氣象局宣傳科普中心(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

策劃:王美麗 王亞楠 李建 趙琮奇

探訪人:王雪陽(紹興氣象博物館副館長)、顧鵬程

作者:楊勝藍 王雪陽 郭若水

圖片來源:除標注外 其他由浙江省氣象局供圖 

編輯: 張娟 簡菊芳 丁繼武

專家顧問:國家級首席氣象專家、浙江省氣象局正研級高級工程師 金志鳳,衢州市氣象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 丁麗華

審核:段昊書

關鍵詞: 二十四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