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新動態:卜辭通纂_卜辭

  • 發表于: 2023-06-20 04:44:42 來源:互聯網

1、卜辭指中國晚商巫師進行占卜活動而刻在牛胛骨、龜甲等獸骨甲殼上的文字記載,亦指近現代學者整理晚商的甲骨文字而匯編的纂集。


(資料圖)

2、卜辭中的甲骨文與現代漢字相差甚遠,不易閱讀理解。

3、一條完整的卜辭有前辭(敘辭、述辭)、命辭(貞辭)、占辭、驗辭四個部分,刻契時間不一。

4、擴展資料:從20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中國文學史論著一直是普及卜辭文學知識的主要載體。

5、1931年,鄭振鐸在《中國文學史》中最先論及甲骨卜辭,認為卜辭是很整飭的。

6、其后,諸多中國文學史論著都論及卜辭文學。

7、如陸侃如、馮沅君的《中國文學史簡編》《中國詩史》,劉大杰的《中國文學發展史》,詹安泰、容庚、吳重翰的《中國文學史》,譚丕模的《中國文學史綱》,游國恩等五位教授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寫的《中國文學史》等,都以甲骨卜辭作為中國早期文學的內容。

8、這些中國文學史大多是高校中文學科教材,它們在傳播卜辭文學知識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文科生的卜辭文學知識都來自這些中國文學史。

9、但不容否認的是,中國文學史論著中的卜辭文學知識都相對淺顯,所列舉的例子也都是人們熟知的那幾片卜辭。

10、中國文學史論著的一般寫法是,介紹已經被學術界認可的相對穩定的文學知識,在深度和廣度上沒有過高的要求。

11、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卜辭。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