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邦護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邦護衛”)正式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委的現場審議。這意味著,安邦護衛離成功上市再進一步,接下來將提交注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貝多財經了解,安邦護衛的上市申請材料于2023年3月2日獲得受理,5月8日便接受了上市委審核,但收到了暫緩審議的決定。僅兩個月后,“越挫越勇”的安邦護衛最終獲得了上市委會議通過。
本次沖刺上市,安邦護衛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688.1721萬股,擬募資約4.72億元,計劃用于集團數字化升級發展項目、浙江公共安全服務中心(一期)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天眼查信息顯示,安邦護衛成立于2006年2月,總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法定代表人為吳高峻。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8064.52萬元,主要股東包括中電海康、諸葛斌、南都物業等。
招股書介紹,安邦護衛是一家綜合性的安全服務提供商,主營業務覆蓋金融安全服務、綜合安防服務和安全應急服務三個領域。安邦護衛在招股書中表示,其正積極拓展海外安保業務。
其中,金融安全服務是安邦護衛的核心業務,包括押運服務和金融外包服務。簡單來說,押運服務就是通過專人專車負責金融機構的現金、有價證券、重要憑證及貴重物品的武裝押運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浙江省具備武裝押運業務資質的12家公司中,安邦護衛就占據了11家,其中包括該公司及其下屬的10家控股公司和1家參股公司,覆蓋浙江省全部11個地市,已經形成了浙江省內的行業壟斷。
行業地位“出類拔萃”的安邦護衛,在財務表現上也做到了“富甲一方”。招股書顯示,安邦護衛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下稱“報告期”)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64億元、21.97億元和23.79億元,穩中向好。
但由于押運服務高昂的人工成本,目前的安邦護衛正處在“高投入+高成本”的營收模式中。報告期內,該公司主營業務成本中人工成本分別為11.47億元、12.55億元和13.16億元,占比分別為76.17%、75.99%和72.88%。
也正因如此,安邦護衛的盈利能力并不算出眾,凈利潤也出現了一定波動。報告期內,該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2.76億元、2.19億元和2.47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05億元、8544.13萬元和1.03億元。
安邦護衛在招股書表示,2020年凈利潤較高,主要原因是政府出臺了社保減免政策,降低了營業成本。2021年社保減免政策取消,該公司凈利潤出現了下滑。2022年隨著營業收入增長,凈利潤也隨之增長。
此外,安邦護衛2023年1-3月(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48億元,同比增長1.54%;實現歸母凈利潤1780.34萬元,同比增長10.24%;實現扣非后凈利潤1677.57萬元,同比增長6.45%。
同時,安邦護衛預計其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1億元至1.15億元,與2022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變動-1.77%至1.77%);預計歸母凈利潤4300萬元至4700萬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約0.57%至9.93%。
需要指出的是,武裝押運業務作為安邦護衛的核心業務,近三年來的收入增長近乎停滯,疑似觸碰到天花板。報告期內,該公司來自武裝押運服務的收入分別為14.10億元、14.27億元和14.38億元,占比分別為69.16%、65.87%和61.41%。
安邦護衛在招股書中解釋稱,該公司的押運業務主要是現金押運,現金以外的黃金、珠寶、首飾、有價證券、機要文件等貴重物品的押運保管涉及較少。據介紹,安邦護衛的業務量與服務的銀行網點數相關。
根據《中國銀行業服務報告》,2016年至2021年底,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營業網點總數從22.79萬降至22.66萬,浙江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營業網點總數分別為12840、12581、13226、12990、13161、13327個,增長較為緩慢。
另據貝多財經了解,這也和安邦護衛收入明顯的區域集中性有關。作為一家發跡于浙江的企業,安邦護衛的押運業務高度集中于浙江省內。報告期內,省內收入的占比為99.05%、99.08%和99.46%。
不過,這并非沒有尋求破局之法。安邦護衛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的押運業務集中于浙江省內,在省內的份額超過七成。據招股書介紹,安邦護衛已開始通過并購在省外進行拓展。
安邦護衛還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在金融外包、綜合安防、安全應急等領域不斷拓展業務機會。報告期內,其新增業務收入合計分別為6.29億元、7.39億元、9.03億元,呈逐年增長趨勢,也成為了拉動該公司總營收增長的“主力軍”。
本次IPO前,安邦護衛的實際控制人為浙江省國資委,對前者的持股比例為55.8%。同時,安邦護衛董事長吳高峻和董事、總經理兼財務負責人諸葛斌分別持股約0.99%,前員工余興才、厲曉奮分別持股約0.55%,南都物業持股5.00%。
此外,捍衛企管持股5.16%,衛邦企管持股5.13%,王恒建和童軍杰分別持股約0.55%,盧衛東持股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