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太喝水多致心衰險丟命

  • 發表于: 2023-07-31 10:37:06 來源:陽江日報

■ 陽江日報記者/譚興孚

通訊員/阮錦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喝水,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平常的事。感冒、發燒了,家人朋友會叫你多喝水;胃疼、肚子疼,要多喝水;頭暈、頭痛,要多喝水;女生痛經了,要多喝熱水……似乎多喝水可以防治百病。但是有一種情況,多喝水卻可能要人命。

80歲的張阿婆,平時有高血壓、冠心病、退行性心臟瓣膜病,近段時間出現心悸、氣短、憋悶感,上2樓便會覺得呼吸不暢,小便少、黃。子女們很孝順,認為張阿婆小便黃、各種不適是因為喝水少,于是叮囑她多喝水,女兒們還輪流煲各種“靚湯”給她喝。但是,張阿婆多喝水、喝湯后,反而越來越不舒服,氣越來越喘,雙腳開始水腫,甚至夜間不能平臥睡覺。

終于有一天,張阿婆坐著都氣喘,大汗淋漓,口唇紫紺。家屬趕緊呼叫“120”,由救護車送至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病科急救。張阿婆被診斷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發作”,如不及時救治會危及生命。經醫生用大量利尿劑利出身體的多余水分后,張阿婆的癥狀明顯緩解。

醫生介紹,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瓣膜病等進展到終末階段出現的心臟問題,處于這個階段的心衰患者心臟功能通常比較差。對于健康人或其他心、腎功能正常的患者來說,多喝水對身體影響不大。但對于心力衰竭患者來說,本來心功能就差,如果大量喝水會導致心臟負擔更重,心臟超負荷運轉就會出現胸悶、氣短、喘憋、大汗等各種各樣的心衰表現,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那么,心衰患者應該怎樣喝水?每天喝多少水合適呢?醫生表示,心衰患者每天的喝水量應該“量出為入”,即關注自己的尿量、出汗量。當尿多、出汗多時,可適當增加喝水;而尿量偏少、不出汗時,則需要限制喝水。即使口很渴,喝水時也不能“豪飲”,快速猛喝水會短時間內加大血液的容量,從而導致血壓升高,心臟負擔瞬間變重,極易誘發心力衰竭急性發作。建議心衰患者“少量多次”喝水,即口渴時每次小口喝水以潤喉嚨為主。

所謂的“水”除了平時喝的開水、純凈水、礦泉水等,還包括粥、湯、飲料、果汁、牛奶、中藥湯劑等。當上述食物吃得多時,應該適當減少喝水量。平時為了避免口渴引發頻繁喝水,應該避免攝入含鹽或含糖量過高的食物,還可以在飲水中增加檸檬、話梅等生津止渴的東西。

需要注意的是,心衰患者應該限制喝水,并不等于不喝水,不要投鼠忌器。心衰患者有時也需要適當補充水分,尤其對于一部分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來說,當身體缺水時,血液會變得粘稠,血流變得緩慢,很容易誘發血栓形成而突發心梗、腦梗的急癥。

醫生提醒,慢性心衰病程長,容易反復發作,反復住院。“三分靠藥物,七分靠管理”,所以心衰患者日常除了堅持服藥,按醫囑定期復診外,還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學會自我管理,管住自己的嘴就等于救了自己的命,努力延長壽命,并提高生活質量。

展開閱讀全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