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6無人機掛滿集束炸彈,鎖定海峽對面,解放軍手里還有幾千架

  • 發表于: 2023-08-05 06:23:09 來源:頂端新聞

解放軍東部戰區官方賬號發布建軍96周年宣傳視頻,其中一個片段引起了西方情報機構的廣泛關注。因為在這個片段中,出現了解放軍航空兵某旅地勤人員為殲-6戰斗機掛載250公斤集束炸彈的畫面。

【無人殲-6掛載250公斤級集束炸彈】


【資料圖】

盡管有一小部分人認為這很可能只是解放軍地勤人員在練習掛載炸彈的技巧,但更多地西方專家相信,這支將“突防利刃,鑄锏東南”作為宣傳口號的航空兵某旅是一支殲-6無人機部隊。而這一裝彈細節的曝光也意味著,解放軍對無人殲-6的使用可能并不只是外界一直推測的自殺式無人機那么簡單。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將殲-6這種上世紀50年代誕生的有人軍機改裝成無人機,雖然并不存在技術層面上的難點,但這也談不上是一件簡單的事。

因為殲-6太老了,整機采用的還是機械液壓助力式飛控。在使用了電傳飛控的F-16能夠通過修改軟件程序的方式來進行遠程操控,變成QF-16無人靶機時。殲-6必須要在駕駛艙內安裝一個模擬操控動作的機械控制臺,通過遙控機械控制臺來實現殲-6無人化。

【美國的QF-16無人靶機】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現代無人機是操作員用無線電信號直接控制機體,而無人殲-6則是操作員在遙控一臺機器人間接操作殲-6飛行。

千萬不要小看這種操作層面上的差別。要知道現代無人機的數據鏈不光承擔著傳輸操控信號的職責,也承擔著將無人機自身的飛行數據與狀態回傳給操作端的職責,確保操作員能夠實時掌握無人機的飛行狀態并針對性的作出調整。

但采用機械臺遙控模式無人殲-6卻做不到這一點。因為殲-6的各種儀表盤也是機械式的,即便增加了額外的數據傳感器,無人殲-6能夠回傳給操作端的數據仍然有限,難以讓操作員進行及時調整。

【殲-6戰斗機的駕駛艙】

這個問題在無人殲-6作為靶機與自殺式無人機時倒不是什么問題。因為靶機與地面操作端相隔不會太遠且不需要做特殊的飛行動作,飛行姿態的調整完全可以依賴地面人員目視與雷達信號進行調整。

而自殺式無人機則可以通過安裝一些傳感器與類似巡航導彈的控制模塊,讓無人殲-6按照控制程序進行一定程度的自主飛行,不需要依賴后方操控。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宣傳視頻曝光前,許多西方情報機構都認為無人殲-6將采用后者的操作模式。但從解放軍為無人殲-6加掛炸彈一事來看,這一推測可能并不完全準確。

因為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樣,受制于殲-6的操作模式與回傳數據量,無人殲-6在操控性上遠遠達不到現代無人機的水平。別說是實現現代無人機普遍具備的察打一體性能了,就是想要對飛行姿態進行及時調整都比較費勁。

【無人殲-6模型】

在這種技術條件下,后方操作員很難操控無人殲-6將炸彈丟到準確的位置上。而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勢必需要讓無人殲-6具備自主定位與投放炸彈的能力,讓其能夠在指定位置上投放自身攜帶炸彈。

從這一點上我們能夠看出,解放軍對于無人殲-6的定位并不是傳統的一次性自殺式無人機,而更像是一種一次出擊可以投放至少2顆250公斤集束炸彈的大型彈藥布撒器。自殺式攻擊并不是主要目標,而是對投放完炸彈的機體的高效利用。

當然,解放軍會這么做也不是不能理解。畢竟作為世界上防空系統密度最高的區域,臺軍的防空系統雖然不算先進,但數量絕對管夠,足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解放軍空軍部隊與火箭軍部隊在質量上的優勢。

【臺軍的愛國者防空導彈陣地】

這種情況下,為了確保對臺火力準備能夠順利進行,最大限度地摧毀臺軍在島上的高價值目標,解放軍顯然有必要削弱臺軍在島內的防空力量。而能夠充當雷達誘餌與大型彈藥布撒器的無人殲-6,自然是解放軍的不二之選。

一來是因為殲-6的雷達信號強,在集群發射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污染臺軍的空情網絡,使其發生信息阻塞,影響防空系統的正常運作,掩護其他有人軍機的安全。

二來是掛載了炸彈之后,無人殲-6可以在事前規劃航線的情況下可使用炸彈與自身對多達3個地面目標進行打擊。打擊效率遠超一次性的自殺式無人機。

三來是因為殲-6的飛行速度快,在掛載了2顆250公斤集束炸彈后能夠維持0.8馬赫左右的飛行速度,遠超一般的無人機與巡飛彈。能夠壓縮臺軍防空系統的反應時間,提高突防效率。

更不用說,這款退役軍機數千架的生產數量,也為其大規模改裝和運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突防利刃,鑄锏東南】

所以我們不難看出,此次曝光的某航空旅會將“突防利刃,鑄锏東南”這8個字掛在部隊大樓上,不僅僅是因為這是該部的宣傳口號。也是因為他們真的有能力成為解放軍在臺海作戰中的“突防利刃”,用無人殲-6參與第一波次的對臺火力準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