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證券:滌綸長絲低庫存迎復蘇彈性 看好長絲“金九銀十”行情

  • 發表于: 2023-08-09 08:09:22 來源:智通財經

中泰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從社零增速上看,今年上半年國內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和服裝類累計同比分別+12.8%和+15.5%,紡服鏈條需求逐步復蘇。外需方面,海外供應鏈的復蘇,同時,近期印度BIS認證再度延期,長絲短期出口有望延續景氣,在海外服裝廠商庫存持續去化背景下,下半年海外訂單量增可期,看好長絲“金九銀十”行情。

中泰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聚酯產業鏈中間紐帶,緊承石化與終端紡服。


【資料圖】

滌綸長絲是由聚酯經紡絲和后處理制成的長度在千米以上的纖維。從性能上看,具備原料易得、結實耐用、彈性好、耐腐蝕、耐光性好、易洗快干等特點;從應用場景上看,滌綸長絲可用于家紡、紡織服裝、工業領域。根據中國化學(601117)纖維工業協會,2022年全年國內累計長絲總產量達4276萬噸,是目前產量最高的合成纖維品種,其中,POY、DTY、FDY是民用長絲的主流品種。

需求:紡服鏈加速復蘇,內外需均超預期。

內需方面,從社零增速上看,今年上半年國內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和服裝類累計同比分別+12.8%和+15.5%,較2019年公共衛生事件前相比,CAGR分別為3.2%和3.5%,紡服鏈條需求逐步復蘇;

外需方面,隨著海外供應鏈的復蘇,原料端長絲上半年累計出口208萬噸,同比+25.9%。近期印度BIS認證再度延期,長絲短期出口有望延續景氣。成衣端看,受去年高基數影響,上半年紡服終端出口金額略有承壓,但考慮到海外服裝廠商大多自去年11月份起陸續進入加速去庫期,庫存持續去化背景下,下半年海外訂單量增可期。此外,近期匯率波動疊加海運費普降,出口企業利潤有增厚,看好長絲“金九銀十”行情。

供給:投產浪潮漸止,龍頭格局優化。

根據CCFEI,截至2023H1國內長絲產能約5284萬噸/年。2018-2023H1,累計新增產能總量1402萬噸,2018-2022年CAGR約6.7%。該行認為當下投產高峰或已過:(1)自2020年以來受公共衛生事件及全球經濟形勢影響,長絲毛利大幅受損,規模較小的生產企業面臨嚴重的現金流虧損,結合CCFEI和百川盈孚的不完全統計,2022年以來行業累計出清約220萬噸產能,小企業擴產意愿大幅削弱。

2)龍頭企業往往在景氣谷底逆勢投資,率先搶占市場份額放大規模優勢。目前,桐昆股份(601233)的桐鄉、南通、湖州幾個主要基地產能已接近飽和,后續關注新疆、福建、安徽基地的布局情況;新鳳鳴(603225)目前已規劃的基地中,僅剩新沂2套36萬噸尚未落地,龍頭企業“跑馬圈地”或進入尾聲。近期桐昆和新鳳鳴計劃聯合出海投建煉廠,龍頭戰略或悄然轉變。從供需平衡表上看,根據該行的測算,2023-2025年國內長絲供需差分別為243、179、50萬噸,整體格局持續優化。從市占率上看,長絲行業CR6由2013年的36.7%有望增至年底的64.7%。

周期:弱預期強現實,率先進入被動去庫。

根據Wind,2023Q2,POY/DTY/FDY150D的均價分別為7643/9004/8238元/噸,較一季度+0.52%/+1.76%/+0.05%,較2022年四季度+4.42%/+5.41%/+3.18%,在行業預期較為悲觀的情況下,產品價格連續兩季度超預期持續環比向上。

從開工上看,自2022年4月起震蕩下行,到2022年年末已降至61.4%,是2014年以來的歷史最低水平,相比于2022年3月開工高點時的89.5%,降幅多達28.1pct;隨下游需求的復蘇,自今年2月起長絲開工負荷持續性保持上行,目前高達88.1%,是2014年以來的同期最高值。

從庫存上看,去年在公共衛生事件擾動和全球需求不振下,行業自2022年4月起持續累庫,真正去化發生在2022年10月且延續至今。根據CCFEI,截至2023年7月28日,滌綸POY工廠庫存約12天,較去年高點時的33天相比,降幅超60%。長絲在“擴產能、提開工、漲價格”下延續去庫,已然由淡季提前進入被動去庫周期,在格局優化的背景下,滌綸長絲有望在旺季迎來價格彈性。

風險提示:需求不及預期;產能投放超預期;格局惡化;信息更新不及時等。

(責任編輯:劉海美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