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國家疾控局聯合發布8件抗(抑)菌制劑非法添加專項監督典型案例。
2022年2月以來,最高檢在全國檢察機關開展了抗(抑)菌制劑非法添加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取得了哪些成效?在抗(抑)菌制劑相關違法行為中,非法添加禁用物質的產品占比較大,國家層面對此采取了哪些措施整治亂象?《法治日報》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最高檢和國家疾控局有關部門負責人。
有力打擊非法添加行為
【資料圖】
2022年,最高檢啟動抗(抑)菌制劑非法添加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2月向江西等9個省級院下發《關于對“消”字號抗(抑)菌制劑非法添加公益訴訟案件線索掛牌督辦的通知》,6月專門召開全國檢察機關辦理抗(抑)菌制劑公益訴訟案件工作推進會,決定專項監督活動由最初的9省拓展到全國。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介紹了專項活動的成效:“專項活動有力打擊了抗(抑)菌制劑非法添加、違規銷售等違法行為。專項活動中,還發現解決了當前行政監管中的突出問題,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厘清并嚴格履行監管職責,加強檢測能力和標準建設。同時,推動修改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生產經營消毒產品單位和個人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
“抗(抑)菌制劑屬于消毒產品,沒有治療作用,也不允許添加藥物成分。在產品中非法添加激素、抗生素、抗真菌藥物等禁用物質,使用后可能引發過敏反應、產生耐藥菌株、影響水鹽代謝等副作用,危害身體健康。”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說,很多消費者對非法添加問題缺乏防范意識,也沒有鑒別能力,開展專項監督活動,從前端有效保障了群眾健康權益。
推動行政機關堵塞漏洞
最高檢和國家疾控局此次聯合發布的8件抗(抑)菌制劑非法添加專項監督典型案例,有哪些突出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著力強化全過程、全鏈條法律監督。”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說,各級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堅持系統思維,緊盯關鍵主體、關鍵環節,對生產廠家、銷售企業、醫務人員等主體,對生產、備案、銷售、宣傳各環節進行全覆蓋、全過程監督。
記者了解到,抗(抑)菌制劑準入門檻低、產品種類多、涉及范圍廣,非法添加物質涉及激素、抗生素、抗病毒藥物、抗真菌藥物等多種類型,檢測難度大,對專業能力要求高。
“本批典型案例的第二個特點是科學開展專業化、精細化調查工作。”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說,針對上述情況,最高檢技術信息研究中心集中對地方院送檢的抗(抑)菌制劑進行檢測,并通報檢測結果,為各地辦案提供了基礎參考。各地檢察機關在辦案中運用大數據技術精準排查線索,邀請“益心為公”志愿者開展專業化調查取證,依托權威機構進行檢測鑒定,確保了辦案質效。
“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還體現出檢察機關綜合運用多形式、精準化監督手段。”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說,檢察機關綜合運用行政公益訴訟、民事公益訴訟多種監督方式,以磋商、專家論證等形式,指導督促行政機關解決法律適用難題。同時,檢察機關依法促進針對性、系統性行業治理。公益訴訟檢察部門注重從個案辦理中發現行業監管中的普遍性、一般性問題,推動行政機關堵塞監管漏洞,完善工作機制,開展綜合治理,規范行業發展。
齊抓共管形成監督合力
記者了解到,在抗(抑)菌制劑相關違法行為中,非法添加禁用物質的產品占比較大,國家層面對此采取了哪些措施整治亂象?取得了哪些成效?
國家疾控局綜合監督一司負責人介紹說,2022年,全國檢查抗(抑)菌制劑生產企業2476家,發現存在違法行為企業82家。檢查抗(抑)菌制劑經營、使用單位89962家,抽查產品116475件,發現不合格產品3352件。抽檢抗(抑)菌制劑膏、霜劑型2506個,發現非法添加禁用物質產品216個,檢測出非法添加禁用物質27種,檢出較高的禁用物質是氯倍他索丙酸酯、咪康唑、特比萘芬等。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不斷強化抗(抑)菌制劑監管工作,積極采取多種措施,嚴厲打擊。”國家疾控局綜合監督一司負責人說,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嚴格規范管理,推進抗(抑)菌制劑監管工作有效落實。2022年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抗(抑)菌制劑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對各地抗(抑)菌制劑亂象治理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依法依規從嚴從重打擊抗(抑)菌制劑非法添加問題。印發《2022年國家隨機監督抽查計劃的通知》,將抗(抑)菌制劑亂象治理工作與“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有機結合,并納入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考評。同時,強化督導檢查,確保抗(抑)菌制劑監督管理工作扎實有效推進。
國家疾控局綜合監督一司負責人說,在整治亂象的過程中,多部門齊抓共管,形成監督合力。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督促各地充分發揮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聯席會議機制作用,發現轄區電商平臺網上商鋪違法違規宣傳抗(抑)菌制劑的,及時通報網絡監管部門并積極配合其約談。指導電商平臺規范證照公示,設置警示語。督促各地建立部門聯合協作機制、省際案件協查機制。
“各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監督執法機構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對涉嫌構成犯罪的,依法向公安機關移送,有效防范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切實保護了群眾身體健康”。國家疾控局綜合監督一司負責人說。
本報北京8月10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