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類型:重巡洋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權重:
原產國:日本
設計師:平賀讓
首船下水時間:1925年2月25日(該艦下水于1925年2月25日)
所屬系列:“古鷹”級
同系列產量:2艘(古鷹、加古)
尺寸與重量↓
排水量:噸
全長:米
總寬:米
吃水:米
船員總數:680人
最少操作人數:204人
動力配置↓
引擎數量:4臺
引擎原產國:不詳
引擎品牌:不詳
引擎類型:蒸汽輪機(由10臺燃油鍋爐提供蒸汽)
引擎型號:不詳
主機功率:103340馬力
通算功重比:馬力/噸
推進器數量:4具
推進器類型:螺旋槳
機動性↓
最大前進航速:節
最大后退航速:節
“1/3動力”前進航速:節
“2/3動力”前進航速:節
“巡航”前進航速:節
“全速”前進航速:節
節加速時間:秒
節加速時間:秒
極速加速時間:秒
極速制動時間:秒
全動力轉向速度:節
全動力轉彎半徑:米
船舵數量:1具
續航能力↓
續航距離:7000海里(14節)
生存力↓
隔倉段數:9
船體外板厚度:25毫米(鋼板)
上層建筑外板厚度:10毫米(鋼板)
主裝甲帶:毫米
內甲板裝甲:~毫米(最厚區域僅覆蓋輪機艙煙道)
裝甲隔段:~毫米
舯部內裝甲帶:毫米(僅覆蓋舵機區域)
一級火炮裝甲:前部毫米,兩側毫米,后部毫米,頂部毫米,底部毫米,炮座四周57毫米
武器配置↓
一級火炮:3組雙聯裝(6門)203毫米三年式二號型艦炮,身管倍徑,最大炮口動能千焦,彈藥基數720發,單管射速發/分鐘,發射間隔秒,適配彈種HE/APHEBC/HE-TF,彈丸重量,初速每秒835/835米,裝藥當量8570/3250/8570克TNT(8160/3100/8160克九一式炸藥),引信臨界厚度/9/毫米,引信觸發延時0/N/0毫米,1千米最大穿深61/362/61毫米,千米最大穿深61/321/61毫米,5千米最大穿深61/263/61毫米,千米最大穿深61/218/61毫米,10千米最大穿深61/182/61毫米,15千米最大穿深61/139/61毫米,水平轉速4度/秒,垂直轉速6度/秒,縱向射界55/-5度,接舷火力密度發/分鐘(秒/發),接舷最大投射千克/秒
二級火炮:4組單裝(4門)120毫米十式型艦炮,身管倍徑,最大炮口動能千焦,彈藥基數1000發,單管射速12發/分鐘,發射間隔秒,適配彈種HE/HE-TF,彈丸重量,初速每秒850/850米,裝藥當量1950/1950克TNT(1860/1860克九一式炸藥),引信臨界厚度,引信觸發延時0/0毫米,1千米最大穿深24/24毫米,千米最大穿深24/24毫米,5千米最大穿深24/24毫米,千米最大穿深24/24毫米,10千米最大穿深24/24毫米,15千米最大穿深24/24毫米,水平轉速10度/秒,垂直轉速度/秒,縱向射界75/-10度,接舷火力密度24發/分鐘(秒/發),接舷最大投射千克/秒
一級自動武器:4組雙聯裝(8門)25毫米九六式型機關炮,彈藥基數12000發,單管射速261發/分鐘,30發彈匣供彈,重裝填時間秒,10米最大穿深56毫米,100米最大穿深54毫米,500米最大穿深44毫米,1000米最大穿深37毫米,1500米最大穿深32毫米,2000米最大穿深28毫米,水平轉速13度/秒,垂直轉速9度/秒,縱向射界80/-10度,接舷投射1044發/分鐘
二級自動武器:2組雙聯裝(4挺)毫米九三式型機槍,彈藥基數7200發,單管射速476發/分鐘,30發彈匣供彈,重裝填時間2秒,10米最大穿深31毫米,100米最大穿深30毫米,500米最大穿深27毫米,1000米最大穿深24毫米,1500米最大穿深21毫米,2000米最大穿深19毫米,水平轉速60度/秒,垂直轉速55度/秒,縱向射界80/-10度,接舷投射952發/分鐘
魚雷配置:2組四聯裝(8具)610毫米魚雷發射管,彈藥基數16枚九三式一型改二型魚雷,彈重2700千克,戰斗部當量千克TNT(490千克TNT+黑喜兒炸藥),模式不可調,有效射程20千米(節)
航空力量:1架水上偵察機(型號不詳),存儲于彈射器上,彈射器位于魚雷發射管之前
評價↓
該型艦艇為早期條約型重巡洋艦,屬于“古鷹”級,游戲中該艦處于現代化改裝之后的配置,主炮火力大幅提升,防空也得到較為顯著的強化,雷擊效率也得到一定的提升,但航速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整體實力要明顯超過現代化改裝之前的配置。在外觀方面,該艦與同級“加古”號相似,采用平甲板船型,雙曲線艏,艦橋仍然維持高大的狀態,但系統得到優化與拓展,具有更加先進且高效的搜索與火控系統,2具煙囪成前大后小的布局,采用更加高效的雙聯裝主炮組取代改裝之前的單裝主炮組,且主炮組防護得到一定的加強。(查看“加古”號重巡洋艦(1935年配置)資料請打開鏈接:/read/cv21178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