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思域(參數|詢價)大家應該都十分熟悉了吧,特別是熱賣的第十代思域,幾乎在大街上抬頭就能看見。同時也興起了我們國內的改裝文化,第十代本田思域一時間成為了大家改裝車的一個展示平臺,如今第十一代思域也已經在國內火熱銷售。
(資料圖)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大家都那么熱衷于改裝本田思域?當然除了較為出色的動力表現之外,本田思域還有性能更加出色的TYPE-R版本。不過該車型并沒有在國內上市,車迷們只能自己動手把愛車打造成像TYPE-R那樣的“狠角色”。
之前也有很多國內的大神,拼盡全力從海外購買本田思域TYPE-R車型,除了要多花不少運費,還要按照流程走各種入關手續,而且大部分進入到國內的本田思域TYPE-R并不符合上牌條件,因此只能買來在賽道里過過癮。
本田TYPE-R的歷史
既然那么受到大家喜愛,那咱們就得說說本田TYPE-R的故事了,TYPE-R可以說是本田的性能圖騰,和寶馬的“M”、奔馳“AMG”、奧迪“RS”是一個概念,就短短幾個字母,卻成為車迷心中的向往。
其實最早帶有“R”的車型要追溯到1992年,本田為了旗下的NSX而開發出了更加極致的賽道版車型,并命名為NSX Type R。很快工程師們發現這款車十分受到歡迎,于是就繼承下來了“R”和賽道調校兩個重要元素。
1995年,TYPE-R首次出現在了本田旗下的Integra車型中,Integra車型也可以被看作是思域的衍生型號,為雙門coupe車型。而這臺Integra TYPE-R正是大名鼎鼎的DC2。1997年,本田思域TYPE-R誕生,也就是EK9車型。
本田思域TYPE-R(EK9)是基于本田第六代思域發展而來,而到了第七代EP3時,TYPE-R開始分成了歐版和日本JDM本土版。這主要是因為歐洲更喜歡兩廂的鋼炮車型,因此兩廂的思域TYPE-R由此誕生。
而TYPE-R歷史上最成功的車型,應該就是基于第十代思域開發而來了FK8,也就是目前很多車迷們都心心念念的那臺紅標TYPE-R。憑借著2.0T紅頭機,能爆發出最大馬力320匹,最高扭矩400牛·米,匹配6速手動變速箱,百公里加速5.7秒,極速達到了272km/h。
東風本田為了車迷都做了什么
既然FK8那么受歡迎,那國產的第十代本田思域當然在國內受到很多人追捧,而且懂得大家需求的東風本田竟然還特意送上了一份大禮,那就是引入并國產了第十代本田思域Hatchback(參數|詢價)車型,這款車的外形十分接近于FK8,而且東風本田還帶來了其手動版車型,更加讓大家興奮的是,這個6速手動波箱來自思域Si,在國內還擁有手動高配版可選,可以讓大家既享受駕駛樂趣又享受豐富配置。
說到Si,大家可能有些陌生,Si是本田思域的運動版,在北美市場銷售,因為北美市場偏愛coupe車型,因此本田思域也有雙門轎跑版在美銷售。但是東風本田就為了圓車迷們的夢想,在2014年引入了思域Si車型,搭載了2.4升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馬力207匹,匹配手動6速變速箱。如今這款車在二手車市場的行情基本維持在2014年原價,甚至車況好些的話是升值的。
由此我們知道東風本田真的會聽取大家的意見,而且把最純粹的本田車引入到國內市場,那接下來AM車鏡要是說,最新款十一代本田思域的TYPE-R版本即將進入中國市場,大家信不信呢?
全新思域TYPE-R如何
其實眾所周知,帶“R”的一定跑的很快!很多人會拿本田思域TYPE-R和高爾夫GTI(參數|詢價)去比,這顯然是“錯位競爭”。因為思域TYPE-R對標的是沒有被引進的大眾高爾夫(參數|詢價)R和福特福克斯(參數|詢價)R。這些車可都是當今時代絕對暴力的速度機器,也不在奔馳AMG之下。所以,如果全新本田思域TYPE-R引入到國內,甚至國產的話,價格肯定不會在20萬元以下,而且絕對在中國汽車消費市場里處于性能拔尖的存在。
在外觀上,與目前在售思域車型最大的區別在于采用了兩廂車的造型,在“D”柱位置直接向下延伸至尾箱蓋邊緣,和即將上市的2022款HATCHBACK車尾近似。另外顯著的標志就是車尾的中間三出排氣,以及碩大的尾翼,和紅色本田標。
動力上,目前海外版車型搭載的是2.0T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馬力將達到320匹,匹配6速手動變速箱。在今年3月,該車還在日本鈴鹿賽道跑出了2分23.120秒的量產前驅車最快紀錄。
AM車鏡總結:
東風本田引入當下最受追捧的本田車,已經不是什么新聞。最早的嘗試可以追溯到2014年的思域Si,而第十代思域HATCHBACK車型帶手動6速變速箱進入國內又是一次大膽嘗試,東風本田也有能力去實現小眾人的愿望。對于本田迷心心念念的TYPE-R,東風本田也有計劃于今年年底引入,目前眾說紛紜,有人說會成為進口車,也有人說會國產,但目前最具有可靠性的傳言則是有望以CKD形式在國內完成組裝。如果真是如此,想必產量將會有限,又將成為一個保值利器,更是圓了車迷心中的TYPE-R夢。而最終答案,AM車鏡猜測很可能會在今年年底的廣州車展揭曉。